孟醒一听穆泽的话,却是眼睛一亮,水塘养鱼,好方法,这样还能增加一份收入。“这并不冲突,这款龙骨水车可以浇灌几百亩地。所以只需要每隔几百亩地放置一个龙骨水车就行了。只要规划好区域,不会影响鱼儿生长。而且如果遇到干旱,水塘水位下降,水车还可以将低下处的水抽取上来补充水塘,这样鱼也不至于干死。”
穆泽觉得孟醒说得很有点道理,这是个人才。姜雪也跟着点头,“对啊,相公,这样不但能灌溉山田,还能保证水塘水量稳定呢。”
穆泽又接着提出了另一个成本的问题,毕竟孟醒想要的全南洲都用上。
“就算如此,这也只是小范围适用,若是大面积推广,人力物力恐怕耗费巨大,当地知州应该不会同意。”
孟醒笑了笑,“这个我也考虑过,前期可以先小规模试验,成功之后,召集各村的木匠铁匠统一学习制造方法,就地取材,成本并不会太高。而且等到收获之时,粮食增产,我们再拿着成果向知州大人说明。到时候,知州大人肯定就会同意了。。”
穆泽沉默了一会儿,“那你想好哪里实行了这个改造计划吗?”
孟醒还未说,姜雪先开口了,只见她对穆泽眨了眨眼,娇嗔的说道,“相公~我们那不是有一千亩地吗?就拿那个试吧?”
孟醒大喜,“真的吗?那我们现在就去试试。”
穆泽和姜雪对视一眼,最终点了点头。
“试,可以。但是,”穆泽看向姜雪,“你的计划书不是还没做好吗?先做好。我记得山地里种水稻,挖水塘,水塘内外养鱼、鸭。还要种树,对吗?”
姜雪目光紧紧地盯着穆泽,心中暗自惊叹不已。只见穆泽仅仅是匆匆一瞥,便将所有信息牢牢地记在了脑海之中。她不禁微微颔首,表示认同,轻声说道:“没错,那水塘要养殖一些生命力顽强、容易成活的鱼类品种,比如草鱼和鲤鱼等;同时呢,再养上易存活,以水和虫子为生的水鸭子,这样它们既能增添一份收入,还可以防治水稻上虫灾。”
这时,一直在一旁静静聆听的孟醒突然插话道:“我觉得咱们平日里村寨里所产生的那些各类粪便,完全可以集中收集起来,沉淀在水塘当中。如此一来,当水塘中的水流淌到周边田地里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能让当地的土壤变得肥沃丰饶起来啦!”
“这倒也是一个既省时又省力的好办法!”姜雪感叹道
“土壤不同,肥料的配比也应该不同吧。”穆泽提出了相反的问题。
“这个…这个…”孟醒听到这,也不由得思索起来,他觉得这也是个重要问题。
“可以试验一下。”穆泽不太了解他们有想法为什么不去实验一下呢?
姜雪眼睛一亮,“相公这个提议甚好,我们可以划分几块不同土壤的试验田,分别施以不同比例的肥料,记录下作物的生长状况,这样就能得出最适合的肥料配比了。”
孟醒激动得满脸通红,敲了一下桌面,嘴里大声嚷道:“此计甚妙啊!那咱们赶快行动起来吧!”别看他年纪轻轻就已经考中了举人,可毕竟还是个孩子,每当遇到让自己兴致勃勃的事情时,就容易被冲昏头脑,莽撞行事。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穆泽站出来,再次拦住了跃跃欲试的两人,一脸严肃地说道:“你们先别急着动手,还是把这份计划书好好完善一下。咱们必须要有一个详尽周全的计划,计算出大致可行的成功率才行。要不然只凭一时的冲动贸然去做,万一到最后失败了,岂不是平白无故地浪费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
穆泽这番话犹如一盆冷水当头浇下,让原本热情高涨的孟醒瞬间冷静了不少。而站在一旁的其他人听后,也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原来,刚才孟醒和姜雪因为太过兴奋,说话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许多,结果周围那些人也都将他们的讨论一字不漏地听进了耳朵里。这些人中不乏一些出身农家的子弟,他们家中世代以耕田种地为生,自然对农田里诸如水低田高、田低水高等常见问题再熟悉不过了。此刻听闻这几个年轻人提出的解决办法,初时觉得颇有几分道理,于是便悄悄地围拢过来,想要听听更多的细节。然而,当有人意识到这个方案似乎从未经过实际验证,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的时候,心中不禁生出一丝疑虑来——这样的计划真能付诸实践吗?会不会到头来只是一场空谈呢?
穆泽缓缓转动身体,目光如炬般扫视着周围。人太多了,他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神逐渐变得凝重起来。虽然周围人手里都拿起了书在看,可他还是感知到了他人的注视。他稍作思索之后,就在心中盘算好了接下来的去处。
穆泽对着姜雪和孟醒开口说道:“这里人太多了,我们先离开这里。”说罢,他转身拉着姜雪先迈步向前走去,但令人意外的是,他并没有带着孟醒回王府,反而朝着郊外的方向径直而去。
他要去的是季知州送他的那一千亩地。
穆泽停下脚步,转头看向身后的孟醒,表情严肃地问道:“之前所走的路线,你可都牢牢记住了?”孟醒用力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将路线熟记于心。
穆泽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很好,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就在此处展开试验吧。不必担心,我会立刻派人通知安平过来协助你们。”
说完这些话,穆泽再次深深地看孟醒一眼,随后便转身离去,只留下孟醒独自一人站在原地,思考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