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暗渠之下(1 / 2)

连续蹲守三夜后,他们摸清了规律:每周二、四凌晨两点排污,每次持续四十七分钟。陈凡用手机拍摄时发现,暗管外壁结着层蓝绿色垢状物,与学校花坛土壤中的结晶体成分相同。

\"这是铜镍合金电解废渣的特征物。\"李婷在实验室指着显微镜图像,\"建材厂的抛光车间根本没有这类工艺。\"她的白大褂沾着试剂痕迹,眼底泛着熬夜的血丝。

案情分析会上,镇环保所长敲着茶杯盖:\"年轻人有干劲是好事,但办案要讲程序。\"陈凡默默展开连夜绘制的管网走向图,红色箭头从建材厂仓库直指镇中心小学化粪池。

关键突破发生在周六暴雨夜。陈凡和李婷跟着满溢的排污渠逆流而上,在建材厂废弃锅炉房后墙根发现了暗门。撬开生锈的铁板时,酸腐气体扑面而来,防毒面具瞬间报警。应急灯照亮的地下空间里,六台电解槽正冒着气泡,墙角的台账本记录着三年来的非法生产数据。

\"难怪他们的用电量每月波动异常!\"李婷用执法记录仪扫过电表箱,\"生产日子的峰谷电量完全对不上。\"她的手套被腐蚀性液体灼出破洞,仍坚持清点着危废桶数量。

联合执法队赶到时,厂长正指挥工人用水泥封堵暗门。陈凡举起湿透的笔记本,上面抄录着《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第hw22类:\"贵厂擅自处置含铜污泥,每吨获利八千,按《环保法》第六十三条……\"

结案那日,陈凡在校门口看到新装的空气质量显示屏。李婷正给孩子们讲解pm2.5防护知识,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递来手绘的感谢卡,颜料涂改的痕迹下隐约能看见\"再生建材厂\"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