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补贴账本里的秘密(1 / 2)

陈凡的手指在补贴申领表上划出一道清晰的痕迹。他注意到某台拖拉机的购置日期与报废证明上的注销日期仅相隔三个月,而补贴金额却按五年使用期全额发放。窗外的蝉鸣突然刺耳起来,表格上的“宏达农机服务公司”字样在阳光下泛着油墨的亮光。

李婷正蹲在仓库角落,手电筒光束扫过编号为“bx-037”的旋耕机。她的指甲在机身铭牌上刮了刮,附着其上的铁锈簌簌掉落,露出崭新的冲压痕迹——生产日期标注为今年三月,但同型号农机早在去年就已停产。仓库管理员擦着汗解释:“这、这是厂家特供的……”他的工作服袖口沾着暗蓝色漆料,与邻省查封的危废运输车喷涂颜色完全一致。

“申请调取近三年农机作业轨迹数据。”陈凡在联席会议上推过一摞材料。农业局长的保温杯盖发出清脆的磕碰声:“跨部门数据调取需要省厅批准……”李婷适时插话:“根据《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我们有义务配合审计。”她的手机屏幕上,审计署特派员的回复邮件正在闪烁。

三天后的数据比对室里,投影仪将电子地图分割成无数色块。陈凡用激光笔圈住镇东荒山:“卫星定位显示,申领补贴的拖拉机从未进入这片作业区。”李婷同步调出气象局记录:“但补贴台账记载,该区域在旱季完成翻耕作业两万三千亩。”她的指尖点在屏幕某处,那里分明是危废暗管所在的山坳。

关键证据出现在暴雨夜的突击检查中。当执法车逼近宏达农机公司时,陈凡注意到厂房二楼有手电光急促晃动。他故意让司机在厂区门口急刹,泥水飞溅中,两个黑影正将成捆文件扔进焚烧炉。李婷的执法记录仪完整拍下,飘落的半页纸片上,“危废处置费”与“农机补贴”两个条目被红线相连。

“立即查封财务室!”审计组长的声音穿透雨幕。陈凡抢先撞开侧门,潮湿的空气里弥漫着热敏纸的焦糊味。碎纸机出口卡着半张未销毁的转账凭证,付款方正是上月查处的再生资源公司。李婷用镊子夹起纸片时,背面的油墨在紫外线下显出模糊的水印——某家境外离岸公司的注册编码。

次日的案情通报会上,宏达公司的会计反复揉搓左手中指。陈凡突然打断审讯:“您这茧子的位置,不像常年按计算器形成的。”法医检验确认,对方指纹与三省协查函上的油渍指印完全匹配。李婷翻开扣押的笔记本电脑,回收站里躺着份加密文档,修改日期正是焚烧文件那晚的凌晨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