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润物无声(1 / 2)

(全文约8200字,符合基层工作现实逻辑)

青岩乡便民服务中心的台阶前,陈凡半跪在新浇筑的无障碍坡道上,指尖摩挲着水泥接缝处的毛刺。三月的晨露浸透制服裤腿,他却恍若未觉——施工队擅自缩短坡道倾角的行径,让这本该惠及残疾人的暖心工程成了安全隐患。

\"陈主任,王家沟的人把搅拌车拦在村口了!\"

办事员小周气喘吁吁跑来时,陈凡正用卷尺丈量坡道斜度。7.2度的实测数据让他心下一沉,图纸上明明白白标注的5度标准值在晨光中格外刺眼。他收起工具起身,瞥见裤管上沾着的泥浆在阳光下凝成斑驳的硬块。

这场纠纷早在三天前埋下伏笔。当时施工队为赶工期,未按流程公示就砍了村口三棵老槐树。此刻村道上的对峙已白热化:七十岁的王老汉横卧在搅拌车前,怀里紧抱着被锯断的树根;二十多个村民举着\"还我古树\"的硬纸板,墨汁淋漓的标语在春风里簌簌作响。

\"乡亲们,坡道改建是县里特批的民生工程。\"陈凡拨开人群,刻意将文件袋搁在露出钢筋的地基上,\"砍树的事乡里一定会给大家交代,但残疾人等不起啊!\"

\"等不起就能糟践老祖宗的东西?\"王老汉的旱烟杆敲得树根咚咚响,\"这槐树是我太爷爷栽的,树洞还救过游击队的伤员!\"

陈凡蹲下身,指腹抚过树根断面渗出的树脂。黏稠的琥珀色液体沾在指尖,让他想起上周走访时见过的截肢老人——那位在台阶前摔过三次的退伍老兵,此刻或许正倚在旧藤椅上,等着能自主出行的日子。

\"王伯,您看这样行不行。\"他掏出笔记本,撕下画着坡道改造示意图的页脚,\"施工队今天先撤设备,乡里请林业局来做古树价值评估。要是够得上保护标准,我亲自去县里申请补偿款。\"

人群的骚动渐渐平息,但穿迷彩服的包工头突然挤上前:\"陈主任,工期延误一天罚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