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弦音(2 / 2)

陈凡亮出手机:“县安监局十分钟前发的责令整改通知书,需要我念给你听吗?”

和鸣

二十几个老戏迷举着“我们要听真戏”的纸牌围住文化站时,李婷正在调试省歌舞团捐赠的电子琴。她按下和弦键,音响流淌出清澈的《茉莉花》:“省团老师下周驻点培训,咱们要组建自己的民乐队!”

几个老汉敲着豁口的铜锣:“这铁盒子能比咱祖传的响器好?”

陈凡调出安徽黄梅戏培训视频:“桐城市用电子乐改良传统剧目,去年拿了全国群星奖!”

“培训费从哪出?”赵春梅冷笑。

李婷翻开县文旅局文件:“省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有二十万,到账三个月了——赵镇长说资金在‘统筹安排’,原来是在等舞台塌了腾出钱?”

三天后的全县文化工作现场会,青岩镇民乐队奏响新编《山坡羊》。当省剧团团长带头鼓掌时,李婷突然切换大屏幕:“省艺术研究院的评估报告出来了,传统戏曲现代化改编得分全省第一!”

观摩席上的赵春梅刚要离场,县纪委的同志已经走进文化站:“请赵镇长解释一下文化采购资金流向。”

后台里,老戏迷摸着新制的桐木二胡感叹:“这弦声透亮得能照见年轻时的戏台子!”

散会后,省文旅厅非遗处长在文化站约谈陈凡。李婷正给中学生讲解乐理知识,处长指着她笑道:“小李主任在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拿过古筝金奖吧?愿不愿意当全省乡村文化振兴宣讲员?”

陈凡的袖口还沾着桐木屑:“李婷同志是镇文化站辅导员,这次设备升级多亏她对接高校资源……”

“乡村振兴就需要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处长递过文件,“青岩镇列为全省非遗活态传承试点,配套一百五十万改造所有村文化室——你们把送戏下乡做成送‘才’下乡!”

夕阳将电子琴镀上金边,李婷的剪影落在陈凡的笔记本上。他想起两个月前在省城培训时,偶然看见李婷在文化馆辅导留守儿童弹古筝,窗外的合欢花落在琴弦上。

手机震动,镇党政办发来通知:“经镇党委研究,李婷同志兼任镇文化振兴领导小组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