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国的连襟开着铲车堵在田头:“抢修要县农委批文,你们这是越权!”
陈凡亮出手机短信:“省农业农村厅三分钟前将西山村列为秋收保障重点督办区——需要我联系央视《聚焦三农》栏目组吗?”
百余名村民举着“要镰刀不要废铁”的木牌围住镇农经站时,李婷正在调试无人收割系统。她将北斗定位终端装在老式收割机上,平板电脑立即生成三维作业地图:“这套系统能自动避让倒伏作物,损失率比人工收割低15%!”
几个老庄稼把式用烟袋敲打导航天线:“铁盒子能比得过俺们祖传的看天吃饭?”
陈凡调出崇明岛智慧农场纪录片:“东滩湿地用改装农机配合物联网,水稻亩产提高两成!”
“钱从哪出?”马建国冷笑。
李婷翻开省财政厅文件:“农机智能化改造资金有七十万结余,县政协去年就批复了使用方案——马镇长说资金要‘统筹使用’,原来是在等收割季烂尾建物流园?”
十天后全省秋收保障现场会上,改装收割机的作业精度令专家惊叹。当省质检总站的损失率检测达标时,陈凡突然切换大屏幕:“省审计厅专项审计显示,追回被套取资金一百五十万元!”
观摩席上的马建国刚要离场,县纪委监委的同志已走进会场:“请马镇长配合调查农机采购问题。”
田埂边,老孙头抚摸着北斗终端感叹:“这铁匣子比老把式还会认稻穗,一亩地能多收三斗粮!”
总结会上,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处长在晒谷场约谈陈凡。李婷正教村民操作无人机巡田,处长指着智慧大屏笑道:“小李主任在省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大赛拿过一等奖吧?这个作物生长模型是不是你参与搭建的?”
陈凡的胶鞋还粘着田泥:“李婷同志是镇文化振兴办副主任,这次技改多亏她协调科研院所……”
“老犁新辙才是真振兴!”处长递过文件,“青岩镇列为全省农机智能化试点,配套两百万升级所有合作社——你们要让千年梯田长出智慧粮!”
夕阳将无人机的影子拉得老长,李婷的轮廓映在陈凡的巡查记录本上。他想起两个月前在省农博会偶遇李婷,她蹲在智能灌溉展区记录参数,展台灯光将她笔记本上的农谚镀成金色。
手机震动,农业农村部发来通知:“西山村农机智能化改造入选‘全国丘陵山区农机化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