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纪委谈话室的百叶窗滤进细密雨丝,陈凡的指尖在境外资金流水单上摩挲。投影仪将旅游集团财务总监的离境记录投在灰白墙面上,加密文件的边角隐约可见某国际矿业集团的鹰形LoGo。
“近五年共接收境外汇款1.2亿美元,备注均为‘地质数据服务费’。”纪委干部用激光笔圈出流水峰值,“汇款周期与青岩镇地壳应力异常记录高度吻合。”
陈凡从公文包抽出泛黄的苏联实验日志:“冷战时期的地震波数据在黑市价值连城,旅游集团实际是倒卖国土信息的白手套。”他翻开省地震局的监测年报,“他们通过高频压裂制造人工震源,测绘深层地质结构卖给境外资本。”
谈话室的门被推开,国安局的警官将密封袋放在桌上。透明袋内的U盘标签写着“地壳应力商业开发计划”,而袋口的封条印着某跨国能源公司的徽记。
青岩镇页岩气田的隔离墙在烈日下蒸腾热浪,陈凡的安全帽檐挂着汗珠。省环保集团的工程师正用地质雷达扫描固化层:“放射性物质渗透到地下十五米,常规固化剂无法形成稳定屏障。”
“试试硅铝酸盐基复合材料。”陈凡蹲下身捏起一撮赤红壤,“二战时期日军用火山灰混凝土封存辐射物,抗渗系数能达到10??cm\/s。”
技术员的平板弹出警报:“西南角隔离墙出现裂缝,γ辐射值回升到2.5μSv\/h!”陈凡抓起对讲机冲进监测车,车载屏幕显示裂缝位置正对废弃矿洞的泄压口——那是1953年苏联专家封堵的竖井方位。
手机突然震动,县档案馆发来解密档案扫描件:苏联勘探队在竖井内埋设了铅锑合金板,而旅游集团三个月前的定向钻井恰好击穿了这道屏障。
县政府招商会的冷气冻僵了陈凡的指节。跨国能源集团的代表正用激光笔划过青岩镇三维地质模型:“我司愿投资五亿美金开发干热岩发电项目,这将是全省首个地热新能源标杆!”
陈凡的钢笔尖戳在《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第27条:“干热岩开发涉及国土安全审查,贵司的母公司去年刚被列入‘实体清单’。”他调出政务云平台备案记录,“旅游集团非法测绘的地震波数据,上周出现在贵司的技术方案附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