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生意经难念,开源节流(2 / 2)

汴京风云录 杵凌 1837 字 6天前

他打算引入一些简单的“标准化操作规程”(Sop)理念。

钱掌柜听得一愣一愣的,感觉自家总监说的这些东西,很多都是他闻所未闻的。什么不同档次配方、长期契约、标准化流程……虽然听不太懂,但感觉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总监,您……您真是大才啊!”钱掌柜由衷地赞叹道,“这些法子要是能成,咱们这利润肯定能提上来!”

“光节流还不够,还得开源。”赵三郎微微一笑,“生意这么好,咱们也得想办法多挣点。”

“开源?怎么开源?”钱掌柜好奇地问。

“比如说,咱们可以增加一些新的菜品。”赵三郎道,“现在咱们主要靠烤串,尤其是羊肉串。但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吃羊肉,也不是所有人都消费得起贵的。咱们可以开发一些成本相对较低,但同样有特色、利润空间也不错的新品。”

“比如?”

“比如,烤鸡翅中、烤素鸡、烤蘑菇、烤土豆片……这些东西成本不高,用上咱们的秘制香料,味道肯定差不了。还可以弄点简单的汤水,比如酸梅汤或者绿豆汤,解腻又解渴,搭配烤串卖,也能增加收入。”

“哎呦!这个好!”钱掌柜一拍大腿,“尤其是那酸梅汤,夏天喝最是解暑!咱们自己熬,成本低得很!”

“另外,”赵三郎继续道,“咱们现在只做晚上的生意,是不是可以考虑把营业时间延长?比如中午也开市?或者,推出外带服务?用干净的荷叶或者油纸把烤串包好,让客人带走吃。”

提前营业时间,增加外带服务,这都是扩大营收的有效途径。

钱掌柜听得连连点头,只觉得自家总监的脑子里,仿佛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随便拿出来一个,都够他琢磨半天的。

“总监,您放心!这些事儿,我一定督促伙计们落实下去!”钱掌柜激动地说道。

赵三郎笑了笑,没有再多说。他知道,想法再好,也需要一步步去执行。

开源节流,提升管理,这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接下来的日子,赵三郎开始行动起来。

他花了几天时间,在后厨反复试验,真的调配出了两种不同档次的香料配方。

一种是“豪华版”,用料足,味道霸道,专门用在二楼的“镇店之宝”和新推出的几款“精品烤串”上。

另一种是“标准版”,在保证核心风味的基础上,适当减少了最贵的那几种香料的比例,用于大部分普通烤串。

内部试吃后,伙计们都觉得,“标准版”的味道虽然比“豪华版”略逊一筹,但比起市面上其他的烤串,依然是顶尖水准,普通食客未必能吃出太大差别。

石头那边,果然不负所望。他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和赵三郎私下给的一些“好处”,再加上刘老三确实被之前的收购商伤透了心,最终成功说服刘老三签下了一份为期一年的供货契约。

赵三郎承诺以高于市价一成的价格收购他所有符合标准的羊,但要求刘老三负责屠宰和基本分割,并用自家驴车送到指定地点交接,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和损耗。

刘老三得了实惠,又有了稳定的大主顾,自然是感恩戴德,拍着胸脯保证一定把最好的羊留给“赵氏奇香”。

同时,石头也联系到几个家住城郊、每天赶驴车进城卖菜的农户,谈妥了较低的价格,让他们回程时顺便帮忙从刘老三那里或者其他地方捎带一些蔬菜、木炭等杂货,进一步降低了物流成本。

后厨和前堂的管理也在逐步规范。赵三郎亲自盯着,制定了简单的操作流程和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赏罚分明。

虽然伙计们一开始有些不适应,觉得规矩多了,但几天下来,发现效率确实提高了,浪费也减少了,拿到手的赏钱也多了,干劲反而更足了。

开源方面,赵三郎陆续推出了烤鸡翅中、烤香菇、烤豆腐皮等几款新品,价格适中,味道独特,很快就受到了食客的欢迎。尤其是那秘制的酸梅汤,酸甜可口,冰镇之后更是解腻消暑的神器,几乎成了每桌必点的饮品。

经过这一系列的开源节流措施,“赵氏奇香”的账本终于好看了起来。流水持续增长的同时,利润率也开始稳步回升。

钱掌柜看着月底盘点出来的盈利数字,激动得老泪纵横,拉着赵三郎的手不住地说:“总监!您真是神人!神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