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大观园里的微缩江湖(1 / 2)

——《红楼梦》王熙凤的管家平衡之道

(一)荣禧堂上的秤砣心

王熙凤踏入荣国府正厅时,目光扫过堂前那尊青铜蟠龙秤。秤杆上积着薄灰,秤盘里却堆满各房送来的礼单——这物件原是开府老太爷用来称量药材的,如今倒成了她心中的一杆隐形秤。贾母的偏疼、王夫人的倚重、邢夫人的冷眼,全在她心里化作大小不等的砝码,每日寅时起身便开始拨弄权衡。

那日周瑞家的送宫花,顺口提了句“姨太太让给姑娘们分派”。凤姐捏着花匣子暗笑:薛姨妈这招高明,借几枝宫花就想试水深浅。她故意先挑两枝最艳的,却不是给黛玉宝钗,而是叫平儿送去给赵姨娘。这一送看似荒唐,实则是往秤盘上添了块压秤石——既要让邢夫人觉得她公允,又防着赵姨娘闹事,还能试试薛家底线。果然次日探春来请安时,话里便带了几分敬意。

(二)月钱银子里的平衡术

腊月发放月钱那日,银库前的青砖地上结着霜花。王熙凤裹着大红猩猩毡,看赖大家的带人抬出二十口朱漆箱子。她随手抓起把银锞子,听着叮当脆响,心里算盘早已拨得飞快:老太太房里的要足额,太太们的可缓三日,赵姨娘那份必得克扣些——倒不是贪那几两银子,是要让各房互相盯着,谁也别想独善其身。

最妙的是她将月钱放贷的法子。府里三百口人的月钱,统共晚发半月,这笔银子在外周转的利息,既填了账面的窟窿,又让下人们不敢妄动——拿了印子钱的谁不战战兢兢?这招把全府上下都绑成了蚂蚱,却偏要做出菩萨模样:“我也是为着大伙儿年终多几个压岁钱。”

(三)螃蟹宴上的暗流秤

藕香榭的菊花螃蟹宴,原是史湘云做东,经凤姐一搅就成了阖府盛宴。她拉着李纨说体己话:“大嫂子且看这宴席,宝兄弟爱蟹黄,林妹妹要姜醋,老祖宗怕寒得配热酒——哪样不得周全?”这话明说菜肴,暗指人事。

待平儿来问席面安排,凤姐特意嘱咐:“把薛姨太太的座儿往老太太边上挪半尺。”这半尺距离学问大了:既显亲戚亲厚,又不至越过邢夫人去。等宴至半酣,她偏把自己那份螃蟹赏给赵姨娘屋里的丫头,惹得邢夫人撇嘴:“倒是会做人情。”却不知这正是凤姐要的效果——让各房都觉得占了便宜,实则谁也没真占到上风。

(四)玫瑰露事件的天平计

茯苓霜失窃那夜,大观园的石子路被灯笼照得鬼影幢幢。王熙凤歪在炕上听平儿禀报,手里摩挲着块西洋怀表——这是王家陪嫁的物件,表盖内刻着“衡”字。她闭眼都能看见各房姨娘们的嘴脸:赵姨娘定要攀扯环儿,周姨娘必装聋作哑,玉钏儿恐要护着姐姐金钏儿旧事……

“去把柳家的叫来,就说厨房丢了两只御田胭脂米。”凤姐突然睁眼。平儿会意:这是要转移视线。待众人为两斗米闹得不可开交时,她轻飘飘一句“玫瑰露原是宝玉给芳官的”,既全了探春颜面,又卖了宝玉人情,还让赵姨娘欠下人情。一桩偷窃案硬是掰成三份,每房得点甜头,倒比水月庵的菩萨还能平息众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