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首个正向预期模型的诞生(1 / 2)

城中村网吧的二手空调发出咯咯异响,陈默的破洞运动鞋抵在主机箱的暖风口上,塑料外壳烫得脚踝发麻。屏幕右下角的微信图标疯狂闪烁,\"涨停敢死队\"群里每分钟弹出上百条消息:\"中通客车九连板!九安医疗直线拉涨停!\"他扫了眼自选股里的招商证券,把群聊拖进免打扰,继续盯着mAtLAb界面的回测曲线。

09:30 模型初建

烟灰缸里插满十二根红塔山烟头,陈默用食指抹掉键盘上的薯片渣,在代码末尾敲下分号。显示器蓝光映着他青黑的胡茬,三天没洗的头发油得能反光:\"量能权重40%,mAcd柱体变化率30%,行业轮动系数30%......\"墙上的便利贴被电扇吹落,露出底下用红笔写的\"量比≠换手率\"——上周就是这个错误让回测失败。

微信弹出\"北京炒家\"的60秒语音,夹杂着证券营业部的嘈杂:\"你那个尾盘30分钟定义有问题!\"男人的北京腔带着恨铁不成钢的怒意,\"涨幅小于2%会漏掉主升浪,改成振幅不超过3%,量比必须大于1.5!\"

陈默抓起印着番茄酱渍的肯德基餐巾纸,用圆珠笔演算新公式。当他把条件改成\"14:30后振幅<3%、量比>1.5、mAcd绿柱缩短\"时,模拟盘的年化收益率从19%跳到23%,曲线终于在2015年股灾区间不再断崖式下跌。

14:45 首战实盘

交易软件的预警声像闹钟般刺耳:福莱特玻璃()量比突破1.8,mAcd绿柱缩短37%。陈默的手指比大脑更快,实盘账户瞬间全仓杀入。成交提示音响起时,他才发现买入价28.76元比模拟盘高0.3%——3000块本金里,90块被滑点吞噬。

\"狗日的券商通道!\"他用重庆话骂着,抓起手机拍打路由器。隔壁床位的河南房东踹墙怒吼:\"陈默你轻点!俺正用wIFI看《甄嬛传》呢!\"

抖音突然推送\"游资老张\"的直播,画面里的K线图和福莱特玻璃如出一辙:\"这种带长上影线的分时图,就是庄家诱多出货!\"陈默盯着屏幕,后背的冷汗浸透了盗版曼联球衣,鼠标在\"卖出\"键上悬了三分钟。

15:30 数据复盘

收盘后,陈默蹲在公厕隔间对比实盘与模拟数据。交割单上的成交均价像根细针扎眼:28.76元 vs 模拟盘28.67元,900元差价足够买三箱红牛。\"原来散户的单子永远排在机构后面......\"他想起周远山说过的\"通道优势\",用圆珠笔在卷纸背面画下滑点补偿公式,笔尖划破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