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当一段时间的懒人也不错(1 / 2)

当一段时间的懒人也不错

讲犹人多么多么重视教育,在李龙看来,其实那文章的主角换成华人还差不多。</p></p>

因为哪怕是华人里的坏蛋,他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上学,学历越高越好。</p></p>

这玩意儿几乎已经刻在基因里了——持学习无用论的人,只是极少数。</p></p>

李龙记得再过些年,玛县乌伊公路南建过一些厂子,厂子招工在电视台播放广告,同样的工作,高中生就比初中生工资高五十块钱——九十年代,也就是十来年后,五十块钱就不少了。</p></p>

这就是妥妥的学历优先。</p></p>

又扯远了。</p></p>

“那你们忙你们的,我再转转。”李龙说道。</p></p>

“李叔,再见!”李龙冲她笑着点点头,扭头离开了。</p></p>

经常逛石城市场,李龙对于这边的市场兴趣并不算大,可买的东西不多,他便干脆转了出去,然后往收购站走去。</p></p>

平时骑自行车不觉得,这走起来,市场距离收购站还是有一段距离的。</p></p>

算算今天是周三,陈红军应该在。李龙到了收购站,看院子里的雪清的倒是挺干净,半是关着的,但屋顶的烟囱里冒着青烟,应该是有的。</p></p>

李龙拍了拍门,然后推门进去——通常情况下来卖东西的,几乎就是直接把门推开,敲门的很少。</p></p>

陈红军正蹲在柜台边上整理着什么,他抬头看了一眼,发现是李龙,笑着说道:</p></p>

“哟,小李同志有空过来了?听说你这回整了个大家伙啊!”</p></p>

“陈同志,你消息这么灵通啊。”李龙转身关上门,扯过在炉子边上的椅子坐下来,看着陈红军在那里忙活,他猜应该是李向前透露出来的消息。</p></p>

反正这趟过来本身也是来问这个的,倒也不怕陈红军知道。</p></p>

“嘿,老李那得瑟劲儿,”陈红军是在用木头片子垫柜台的角,柜台应该是时间长了,一条腿有点乔,不稳了,陈红军没事找了个木头片子把腿子给垫起来,这样用的时候方便。</p></p>

“这棕熊胆,能值多少钱?”</p></p>

“这玩意儿要在熊比较多的地方,比如东北,那真就没想像中的那么值钱,一个正常大小的黑熊胆,差不多也就五六百吧。当然,如果胆大的话,价格也能提高。棕熊胆还要略差点儿,不过五百块钱也不会少。”</p></p>

“和我猜的差不多。”李龙笑着说。</p></p>

“但那是产地啊。”陈红军摆了摆手,“可不是咱们这里,咱们这没怎么见过黑熊,就只有棕熊,也就是牧民嘴里的哈熊。能搞到哈熊也是了不得的本事,毕竟少,而且咱们这边专职打猎的人少,或者说几乎没有。所以哈熊胆,哪怕是普通的,怎么说也得值七八百,如果个头大点儿的,那就上千了。”</p></p>

陈红军说到这里感叹着:</p></p>

“小李同志,真不好说你是运气好还是不好。我在这收购站干了也有十来年了,别说熊胆,就是熊皮也没见一张……”</p></p>

“那熊皮值钱吗?”李龙急忙又问道。</p></p>

“看大小,如果是全皮的话,一张价格和熊胆也差不多。如果有破的,那价格就要打哲扣了。”</p></p>

李龙这么算了算,李向前的那领导吴主任给的价差不多,没高也没低。</p></p>

毕竟这熊个头不大,而且皮子还残了,不过搭上那肉,这里也不好说是谁赚谁赔。</p></p>

“我打的熊不到两米高,感觉也不到两百公斤,一百多公斤,应该是年轻的熊。”</p></p>

“嗯,的确是这样。成年的哈熊体重三五百公斤很正常,身高两米以上也很正常,不过这么大的哈熊通常都在深山里,近山都看不到。”陈红军虽然没见过熊,但对熊的习性还是了解的,“你打的的确算是年轻的熊,三四年的那种吧。熊胆有多大?”</p></p>

李龙比划了一下。</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