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玺裂崑墟(2 / 2)

当左眼的青芒引着星图,狠狠地压向龙棺时,棺内突然传来瘸子沙哑的笑骂声:“老东西,等你好多年了”

随着这声笑骂,电子表残骸应声浮空,瞬间自燃起来。幽绿的火光,照亮了周围的一切,也照出了八十年前的画面:青年时期的瘸子,跪在司烜氏的泥塑前,神色凝重而决绝。

他将刻有“甲子戌时血饲”的阴玺残片,生生按入自己的骨肉之中。那一刻,他脖颈上暴起的青筋,与泥塑开裂的纹路,竟如出一辙,仿佛是命运的某种神秘呼应。

阴阳双玺的虚影,在当空猛烈相撞。刹那间,整个秦岭山脉都在剧烈震颤,仿佛是被一只巨手狠狠摇晃。

青光墨焰绞杀间,电子表残骸突然浮空自燃。火光里映出八十年前的画面:年轻时的瘸子跪在司烜氏泥塑前,将阴玺残片埋入自己脚踝,鳞甲上刻着\"甲子后戌时三刻,血饲镇龙人\"。

昆仑墟的方向,传来九声震耳欲聋的龙吟,声浪滚滚,震得雪幕倒卷,天地间一片混沌。强光如同汹涌的潮水,吞没了整个山脊。阳玺阴玺虚影轰然相撞,炸开的星粉如天河倒灌,所过之处建木成灰、龙棺化粉。

就在这时,老君庙残破的屋脊上,竟跃出一个披发跣足的道人。他的道袍在狂风中鼓荡,猎猎作响,如同一面扬起的风帆。衣角翻飞之间,露出内衬上密密麻麻的朱砂符箓,每一道符箓,都仿佛蕴含着神秘的力量,在这雪夜中闪烁着微光。

他口中高声诵念着《连山易》的卦辞,声音雄浑有力,震得危宿星光都为之摇曳。这奇异的天象,正是杜光庭《灵化二十四》中所记载的“稠粳化”。

待墨焰与青光渐渐散尽,香炉的灰堆里,多了一块焦黑的龟甲。龟甲上刻着“身殉地脉眼,魂归建木根”的古老文字,字迹苍劲古朴,与轩黄台出土的黄帝卜甲,如出一辙。

每一道刻痕里,都渗着细密的血珠,仿佛是用生命书写的誓言,在这雪夜中,散发着神秘而庄严的气息。

庙后古柏之下,那座无碑的坟包,突然塌陷了半边。空道袍的内袋里,半片玉璋泛着幽光,柔和的光芒,照出布料上干涸的血手印。

村里的老人,纷纷指天发誓,说在夜半时分,曾见过一个虚影,静静地盘坐在废墟之上。那虚影有着枯骨般的手指,正捏着拂尘柄,轻轻点着罗盘,嘴里哼着:终归是

守庙一甲子,等个还债人。

事了拂衣去,残魂饲龙根。

有采药人在新雪之上,瞧见了一双发光的脚印。

左脚印泛着青光,右脚印淌着墨色,两道脚印蜿蜿蜒蜒,直指昆仑墟的方向。这脚印的轨迹,恰似《蜀小名胜记》中所述黄帝乘龙飞升的轨迹,每一步,都在雪地上烙出细小的八卦纹,仿佛是某种神秘的指引,又像是命运的独特印记。

当雪渐渐掩埋残碑之时,青铜罗盘静静地躺在废墟中央。盘心的晷针,定定地指向西方,针尖之上,凝聚着一滴不肯坠落的血珠。

盘底“镇龙人陈墨,庚申年戌时三刻卒,然\"阴刻小篆,最后一捺,生生断在“然”字腰眼,那个\"然\"字最后一捺没写完,像是被谁的指甲生生掐断,断裂处锐利如刀削,如同被砸毁的灵官楼匾额上那道狰狞的裂痕,仿佛是历史的伤痛,永远地刻在了这片土地上。

远处,新津河拐过老君山脚,河水滔滔,带着稠粳草特有的清苦味,一路奔腾,奔向建木根系所在的岷江水脉。河面的碎冰,相互撞击,发出清脆的玉磬之音,在这雪夜中,宛如一首空灵的乐章,为这场神秘而奇幻的故事,画上了一个充满遐想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