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儒战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京城。但是崇祯怎么也没想到本来是要去拦截建奴的周延儒竟然和郑森打了起来。
不仅打了起来,以密云兵为主体的2万明军,竟然被6000人的登莱水师和登州卫给打败了,而且还败的那么彻底。
原本郑森以弱势兵力顶住了阿巴泰,崇祯当时觉得郑森在一定程度上谎报了军情,他认为那一仗郑森必定损失惨重,只不过没说实话而已。
直到这一仗的结果传来,崇祯才彻底相信郑森说的是真的。
崇祯一时间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该笑的是郑森答应他编练出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新军的事,郑森做到了。
该哭的是郑森这算不算是造反了,毕竟周延儒作为内阁首辅带着密云兵结结实实跟郑森打了一仗。
但是眼下朝堂里面却炒成了一锅粥,周延儒的党羽和复社成员们在拼命地维护周延儒。他们坚称郑森勾结建奴造反。
东林党虽然势微,但他们在拼命的宣称周延儒和吴昌时残害忠良。
直到青州知府、潍县县令、寿光县县令等人的题本到达朝堂才给这场朝堂上的争吵画上了句号。
“王伴伴,把这些题本都发下去,让列位爱卿传阅。”崇祯指着桌上一摞他刚翻看完的题本说道。
青州知府等地方官员上的题本说的不是别的事,正是吴昌时、周延儒和唐通纵兵抢掠的事情和郑森带兵救济受难百姓的事情。
看完题本后大部分周党和复社成员都变得沉默不语,因为大部分人都猜到了,地方官奏上来的事,应该是真的。
但是还是有一个复社的愣头青言官出言道:“陛下,这是这些地方官与郑森沆瀣一气,欺骗陛下。下官请求严查。”
还没等崇祯说话,另一东林党言官立即出言反驳道:“那你可见过1个知府和7个县令一起欺骗陛下的吗?”
“他们都被郑森花钱收买了。”复社言官还在狡辩。
要说潍县地处莱州,潍县县令被郑森收买了倒有可能。但青州知府和其他六个县令一起都被郑森收买了,这确实是不太可能。
“你可有证据?”
“证据?呵,咱们言官做的就是风闻奏事。”
“那你这风闻又是哪来的?”
“吴大人前一阵上的题本不是说了,郑森抗拒调查还将他打伤了!他竟然在打伤了吴大人之后还能有恃无恐,想必是买通了不少人吧?”复社言官说道。
“抗拒调查?你难道没看郑大人的题本吗?他解释说当时吴昌时意图唆使士兵哗变不成,才绑了他的妻子意图让他交出兵权。”东林党言官辩驳道。
“那都是郑森的一面之词!不可信。”
“一面之词?京城里都传说那吴昌时是贪图郑大人之妾李香君的美色,想要将她收入自己嘉兴勺园,好供自己玩乐。但是郑大人不肯将自己的爱妾送给他。
于是吴昌时就借御史之名教唆士兵哗变,企图逼迫郑大人就范。结果教唆不成才强行绑架了李香君。虽然市井之言不可信,但这也于郑大人题本上表之事不谋而合。”
东林党言官别看用的是市井上的传言来辩驳,但这个市井传言却十分有杀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