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十月,郑成功终于等来了他心心念念的克里斯蒂安惠更斯。以及让他烦烦躁躁的伪明所谓圣旨。
作为福王也就是弘光帝信使的兵部主事侯方域对郑成功说道:“明俨,陛下两次下旨让你领兵南下平定流寇,你为何总不遵旨呢?”
“朝宗兄,你也不是不知道,我这里战事繁忙,到处都在用兵,实在是抽不开身。你看看戚司令给我打的报告,辽东那里他还要扩军,正跟我要装备呢。”
郑成功拿起戚昌明按照白话文模式写的《关于向辽东军区调拨1200支米捏枪和36门12磅榴弹炮的请示》递给了侯方域。
侯方域看了看这个用大白话写成的文书,觉得一阵扎眼。他在内心感叹,郑森的文笔什么时候退步的这么快了?
正当侯方域翻阅着这篇公文的时候,蒋兆鹏敲响了门。
咚咚~~~
“师傅是我,兆鹏。”
“进。”
“师傅,我……”
蒋兆鹏刚想要说话,郑森便打断了他。
“兆鹏,我先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常给你提起的,为师在南京国子监的同窗好友,侯朝宗。”
蒋兆鹏赶忙对着侯方域作揖道:“兆鹏见过师伯。”
“不必多礼。”侯方域作揖答道。
“兆鹏,你来找师傅有什么事?”郑成功问道。
“师傅,总院需要采购一批手术设备,但今年的预算已经花完了。现在请您特批一些预算,好让总院可以采购新一批手术设备。”蒋兆鹏将请示递给郑成功后解释道。
“嗯,士兵的性命最宝贵,这批手术设备该采购。”说罢郑成功在请示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写下了批示意见:‘同意,请葛部长予以协助办理。’
郑成功所说的葛部长就是葛世振,崇祯死后他曾在家乡遥祭崇祯三个月。随后听说郑成功广招人才,便来投了他。现在葛世振的职务是财政部代理部长。
“兆鹏,你先别着急走。有件事我想询问一下你的意见。”郑成功说道。
“师傅请问。”
郑成功问道:“如果我军现在南下讨伐西寇张献忠,药品等医疗用品准备的是否充足?医护人手是否足够?”
蒋兆鹏一听,眉头一皱说道:“师傅,现在总院的药品刚好满足当前战事的需要,器材只能紧着最重的病号用。而医护人员则严重不足,好多医护只能一个月休息一天,他们都十分疲惫了。
依我所见,总院需要三年时间准备,才可凑足将士们南下的药品等医疗器械,并培养出足够的医护人员。”
“好,为师也就是问问,你去忙吧。”郑成功说道。
“徒儿告退。”
待蒋兆鹏离开后郑成功对一旁的侯方域说道:“你知道他是谁吗?”
“你徒弟。”侯方域不假思索的答道。
“对,他是我徒弟。但你知道他究竟是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