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景瑜所说,李瑶在女扮男装上非常有天赋。
在刻意打扮之后,原本的那股秀气不在,变的浓眉大眼、气宇轩昂,再带上一个假胡须,更是盖住了原本仅剩的三分样。
最后挺拔笔直的身形,完全没有了原本的痕迹。
于是在第二天一早,李瑶便从钱塘城奔着竹畔镇而去。
只是李瑶的这一手女扮男装,实属没在杜律的预料之中。哪怕杜律和唱卖人的手下,一个个也算听话,驻扎在竹畔镇周围,可来来往往的也没发现哪一个女人跟那三女有半分相似。
就这样,李瑶终于进了竹畔镇。
可自从李瑶进了竹畔镇开始,就发现事情不对劲了。
和卢陈两女不同,甚至是和景瑜比起来,独身行走江湖的经验也是最丰富的。当李瑶进了竹畔镇后,跟在面摊上听到的完全不一样。
紧接着,李瑶也就明白过来,这怕是一个陷阱。
一个针对她的陷阱。
但陷阱的问题她明白了,可景瑜到底有没有被抓,她却又拿不准了。景瑜被不被抓,那六扇门杜律都有下这个陷阱的可能性。
不管如何,现在李瑶进了竹畔镇,就要在镇上走上一遭,看看有没有留下其他的蛛丝马迹。
此时的景瑜正躲在客栈中。
而更让景瑜没想到的是,同一时间,杜律却在一家酒楼靠窗的位置,看到了女扮男装的李瑶从大街上路过。
景瑜是万万没想到,不仅他回到了竹畔镇,杜律也回来了。
不过杜律这次没再进行什么搜查,只是在这里等着三女上钩。在竹畔镇内等着,属于居中策应,不管哪个方向有了结果,他都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
于是,阴差阳错之间,杜律首先和李瑶碰面了。
酒楼内,杜律看着李瑶陷入了沉思。
此时杜律身边还有两人,一人是王家此事的主办人,也是那晚销金窟的唱卖人。只知道姓郑,叫什么名已经没人知晓,当有人需要直呼其名的时候,会叫一句郑某。
郑某前些年不知为何被王家招揽,为人阴险狠辣,对王家忠心耿耿。
另一人则是一直跟在杜律身边的书生。
这书生名唤冯不宁,其实属于钱塘知府的人。此人的任务也很明确,便是盯着杜律和郑某有些事做的不要太过了。知府爱财,可也爱命。
有命花的钱,才是真正的钱。
冯不宁便是这个把关的人。
此时冯不宁看到杜律的表情,也随着杜律的目光朝着街面看去,却没发现任何不妥。便出声问道:“杜老大,是有什么发现吗?”
杜律疑神的说道:“看到一个很眼熟的人,却突然记不得在哪见过。”
“眼熟?”冯不宁不解的问道。
杜律道:“是眼熟,可一时却又想不起来。”
旁边的郑某,低声下气,却又带着些阴恻恻的说道:“听言杜老大有过目不忘之能。这被杜老大见过的人,还能忘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