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定方领命后,一刻也不敢耽搁,迅速点齐两万兵马,马不停蹄地踏上了回国之路。一路上,他心急如焚,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刻飞回国内。他深知此次任务艰巨,起义军虽大多是乌合之众,但胜在人数众多,且占据了地利,又有百姓支持,想要平定,绝非易事。
与此同时,王薄的起义军正如火如荼地发展着。他们打着“反对苛役,还百姓太平”的旗号,所到之处,开仓放粮,救济百姓,深受民众拥护。各地百姓纷纷响应,起义军的队伍不断壮大,很快便逼近了重镇济南。
济南城内,守将刘勇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他一面派人向窦建德求援,一面紧闭城门,加强防守。可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起义军,他心中毫无底气,深知济南城危在旦夕。
苏定方的大军日夜兼程,终于赶在起义军攻城之前抵达了济南城外。他望着远处密密麻麻的起义军营帐,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忖:“这王薄颇有几分谋略,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起义军发展成这般规模。看来,不能轻敌。”
当晚,苏定方在营帐内召集众将,商讨破敌之策。一名年轻将领站起身来,大声道:“将军,敌军虽多,但皆是乌合之众,咱们何不一鼓作气,杀他个片甲不留!”
苏定方摇摇头,沉声道:“不可鲁莽行事。敌军熟悉地形,又有百姓相助,若贸然进攻,我们非但占不到便宜,还可能陷入重围。我看,需先派人潜入城中,与刘勇将军里应外合,方能取胜。”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苏定方挑选了几名精锐士兵,趁着夜色,悄悄潜入济南城。与刘勇商议妥当后,他又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只等时机成熟,便向起义军发起进攻。
几日后,一场决定胜负的大战在济南城外爆发。苏定方亲率大军,从正面发起攻击,起义军纷纷出城迎战。双方短兵相接,杀得昏天黑地。与此同时,刘勇率领城内守军打开城门,从背后杀出,起义军顿时陷入了两面夹击的困境。
王薄见状,心中大惊,他连忙指挥起义军调整阵型,试图稳住阵脚。可苏定方的军队训练有素,配合默契,如同一把锋利的尖刀,不断撕开起义军的防线。起义军渐渐抵挡不住,开始出现溃败之势。
“撤!快撤!”王薄无奈之下,只得下达撤退命令。起义军如潮水般向后退去,苏定方乘胜追击,一路追杀,直杀得起义军丢盔弃甲,死伤无数。
此役,苏定方大获全胜,成功解了济南之围。但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各地起义军仍在不断涌现,想要彻底平定叛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远在高句丽战场上的窦建德,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国内局势动荡,前线战事又陷入僵持,他该如何抉择,大燕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