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这个主意好,我们得好好核计一下。”
“蔡叔,今天我说的话有点儿多了,您不要介意。
也是,这段时间我在我们镇上准备开个商店,也一直在思考如何经营的问题,才有了这些想法,不对的地方您多指正。”
“小鹏,你这不就见外了,我们自己人有什么不能的说的,来给我说说你的那个商店准备咋开?”
“蔡叔,您知道。我们那儿是一个旅游区,每天来往的游客在不断的增加,尤其是星期天人满为患。
因此,我就针对游客的需求,规划了一下我们商店的经营范围。
一是饭店,开一个货真价实,不欺客宰生的饭店,打出自己的口碑。
二是在小食品、旅游食品经销上下功夫,比如说冷饮、汽水、啤酒、瓜子、花生等方面下功夫。
当然,为了丰富商店经营品类,我们也会兼顾油盐姜醋茶、衣食住行等民生需求。
而且,我关注的不是零售,是批发。
今年,我在姑父的帮助下已经将经营场所建设完成了,包括冷库。
下面就是开业的问题了,我准备在农历七月初二,我们那儿庙会前夕将商店开起来。
但是,现在国家政策对私营经济这方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因此,我想暂时将商店挂靠在供销社名下,同时请您帮忙解决一些货源的问题。
蔡叔,您看怎么样?”
“好小子,原来你在这儿等着呢,我说你今天的话怎么这么多?”
“蔡叔,这不是没有办法吗?”
“好,凭你今天说的这些话这事我给你办了,下午我就安排他们给你办手续,不过你小子可不要张扬。
但是,你的这个店起什么名字呢?”
“蔡叔,这个名字我想好了,就叫省供销社驻点商店吧。”
“好,可以,我让他们去办。”
说完蔡光启没有耽搁,就带着王鹏起身上班去了。
到了省供销大楼,蔡光启将办公室主任叫来,将王鹏介绍给了他,随后很干脆地交待了任务。
“小岳,王鹏是晓华在农村插队的一个学生,小伙子挺有想法的。
这不是社里正进行改制吗?我想在王鹏他们镇上开设一个驻点商店,作为社里改制的试点单位,经营场所和具体的经营工作有他们负责,社里负责提供商品资源和监督管理。
管理费的话,每年按百分之十五收取吧,你带他将协议和委托书办理一下。”
岳主任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长的喜眉喜眼的,一看就是情商很高的主儿,听了蔡光启的话,二话不说就带着王鹏去办手续了。
填完一系列的表,签了一系列的字,按了一系列的指纹,用了没多长时间手续就办完了。
等王鹏和蔡光启告别的时候,岳主任连商店的章子都刻好了,交给了王鹏。
王鹏手续齐备地离开了供销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