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座,各部已经安全撤回城内,伤员也已经安置妥当。”李大力走到宋明远身边,低声汇报道。
宋明远点了点头,目光依旧凝视着远方:“大力,你觉得鬼子会给我们多少时间?”
李大力皱了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按照鬼子的行军速度,最多三天,他们的主力部队就会到达泰安城外围。我们得抓紧时间布置防御。”
“三天……”
宋明远低声重复了一遍,随即转身朝城内走去,“走,回团部。”
泰安城内,独立团的团部!
宋明远带着李大力和一众营长刚走进团部大院,就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
院子里挤满了老百姓,男女老少都有,手里捧着各式各样的食物——热气腾腾的馒头、煮熟的鸡蛋、腌制的咸菜,甚至还有几壶自家酿的酒。
见到宋明远进来,老百姓们纷纷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说道:
“宋团长,你们辛苦了!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快收下吧!”
“宋团长,你们打鬼子是为了我们老百姓,我们可不能亏待了你们!”
“宋团长,你们一定要吃饱喝足,才能继续打鬼子啊!”
百姓们纷纷骚动起来,几个抱着粗瓷碗的妇人挤到最前面,竹篮里的葱花饼还冒着热气。
宋明远看见更后面还支着三口大铁锅,蒸腾的雾气里浮动着小米粥的香气。
穿补丁短褂的老汉正往柴火堆里添着劈好的门板,七八个半大孩子抱着成捆的草料来回奔跑。
“团座!”
一位瘸着腿的老兵突然从人群里窜出来,空荡荡的右袖管在夜风里飘荡。
他左手拎着的瓦罐“咚”地砸在石阶上,黄澄澄的油溅湿了军靴:“团座,这是俺婆娘攒了三年的油,给弟兄们抹子弹用!”
宋明远看着眼前这些朴实的百姓,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要知道这样的情景在国府军里面可是很少见到的,老百姓们不指着脊梁骨骂国府军都算是好的!
随即,宋明远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缓缓说道:“乡亲们,听我说一句。你们的好意,我代表独立团全团六千多人心领了。”
“但是,这些食物你们还是拿回去吧!我们在老爷谷伏击了小鬼子,消灭了他们两千多人,鬼子肯定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接下来,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因此,这些食物对你们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大家还是留着自己用吧。”
老百姓们听了宋明远的话,脸上露出了犹豫的神色。
一个年长的老者走上前,颤巍巍地说道:“宋团长,你们是为了保护我们才和鬼子拼命的,我们怎么能让你们饿着肚子打仗呢?这些东西你们一定要收下!”
宋明远摇了摇头,语气坚定:“老人家,您的心意我们领了。但是,现在是非常时期,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我们独立团还有军粮,所以大家就听我的,都拿回去吧!”
“顺便在这里和大家说一下,小鬼子随时可能轰炸泰安城,大家回去以后,一定要在家里多挖地道,挖深一点大一点,以防万一。如果不会挖地道的,可以来团部说一声,我们会派人去帮你们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