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魏家学堂(2 / 2)

他们父子二人均是秀才功名,学堂开办至今已有十五年的历史。

无论是名声、口碑、还是师资力量,都比其他两家私塾好。

魏夫子是个老秀才,带甲班和乙班,小魏夫子带丙班和启蒙班。

今年科考,魏家学堂有一人考中秀才,一个童生,其他两家私塾,第一轮县试都没过。

熟强熟弱,一目了然。

而且魏家学堂还会针各班学生,进行观察和考核,不定期向家长汇报,让家长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

当然,好苗子会重点关照。

有科举潜力的,会私底下提点家长做长期准备。

对于学习不好,家庭条件又不行的,也会如实告知家长,让家长做选择,是继续学还是放弃。

说完魏家学堂,沈继亮又说了其他两家私塾的情况。

沈淮听了之后,都觉得比不上魏家学堂。

在教学上,魏家学堂因材施教,对学生和家长也及其负责。

当然,束修也比别家高。

这时候,天色渐暗。

饭菜也准备好了。

老母鸡和猪骨熬的汤底,刚端进堂屋,浓郁的香味就飘散出来。

铁锅架在火盆上,圈住火盆的四方条形桌上,摆上猪杂、五花肉片、鱼块、萝卜、豆腐和青菜。

堂屋摆了两桌,男人一桌,女眷一桌。

小孩单独一桌,摆在灶房。

由四房的沈燕和沈娟照看,两人都是十二十三的年龄,照顾堂弟堂妹不是问题。

沈淮和沈林年纪最小,分到两块鸡中翅。

沈月姐妹和沈杨,羡慕的看了一眼之后,争先恐口的往锅里夹肉,生怕晚了抢不到。

很快,锅里的肉就见底了。

沈燕把五花肉倒进锅中,肉片一熟,很快又吃没了。

直到猪杂和鱼块都吃完了,大家才开始吃豆腐和青菜。

物质匮乏的农村,没人挑食。

大家吃饭都很认真,尤其是有肉的时候,手速都很快。

吃饱了,才开始说话。

男桌这边也是一样,肉菜吃完了,才开始喝酒。

女眷们比较矜持,吃完了还帮忙收拾碗筷,然后才到灶房坐着烤火。

妯娌们难得凑一块,你一句我一句,笑声不断。

直到戌时过半,大家才陆续离场。

男桌这边,还剩沈四爷和沈继亮。

沈四爷似乎喝高了,整个人很亢奋,吹的牛也越来越夸张。

沈继业说他醉了,他就一直强调自己没醉。

半个时辰后,沈继亮才艰难的把他爹扛回去。

“四伯酒量不行,又爱喝。”收碗筷的黄氏笑着摇头,“明天你跟他说,他肯定不承认今天的牛皮是他吹的。”

沈继业,“这叫又菜又爱喝。”

“爹,你很能喝吗?”沈淮看着他,“我长这么大,还没见你喝醉过呢。”

“一壶酒十二文,你爹哪里敢喝醉哦。”黄氏笑出声,“只怕喝得越多,他就越睡不着。”

言外之意,你爹能喝,但不敢喝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