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是,他们都在过线名单上。
继续府试第二场厮杀。
第二场称为初覆。
四书题一篇,荀子性恶论一篇,默义《大学》修身在正心篇并注疏。
沈淮一看题目,比第一场容易多了。
可沈淮并未因此高兴,而是皱眉。
因为这种大家都会的题,答案没有特色的话,很容易泯然于众,入不了考官的眼。
因为文章不是算术题,没有标准答案。
而立意却有高低之分。
审题后,沈淮先把默义注疏题给答了,接着写四书题。
而荀子的性恶论,他在《荀子?性恶》中提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认为人性本恶,善是后天通过人为努力得来的结果。
这套理论,跟‘人之初,性本善’截然相反。
不管是对人性的观察,还是对自然人性的观察,对社会的考量,都有深刻的含义。
因为人生来具有‘好利’、‘嫉恶’、‘好色’等本能,若是不加以遏制,就会犯恶果。
荀子认为,需要重新认识人性,通过强调‘性恶’来重构礼制,建立一套相应的秩序。
沈淮整理思路后,开始下笔,依旧是一口气写完。
整个过程,没有停顿,下笔如有神。
这是他从上辈子就练就的习惯,先弄清楚思路,思路通了,下笔就不能停,一旦停下思路也就跟着断片。
所以要集中注意力,手跟大脑同时运作,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交卷后,沈淮到出口处等魏渠几人。
许是题目不算难,他们出来的很快。
这次,大家很有默契的,没有对答案,而是讨论第三场的诗赋会写那方面的,结果大家猜来猜去竟然没一个猜对。
试帖诗题只给出两个历史人物名:项羽、虞姬。
项羽兵败,不过江东,虞姬自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这类诗,沈淮没写过,好在诗体没有硬性要求。
但,他写诗耗时较长,就先写墨义题和律赋,接着写经文篇。
嗯,还有两道附加题。
一道算术题,一道律法题。
算术题很简单,口算就能写出答案,至于律法题,需要从题目中罗列主人公的罪行,并讲明依据哪条律法,需要承担怎么样的后果。
题目超纲,但它是附加题,你可以答也可以不答。
答对了,加分;答错了也没有关系,影响不到前面的成绩;不答也可以,这是你的选择。
一般来说,考生都会答。
因为大家都想多拿分。
沈淮看过律典,但是看的不多,勉强能答上两句,但对不对他也没有把握,尽管如此,他还是认真的写着。
好的考生,只要有加分的希望,就不能放弃。
写完附加题,沈淮集中精力写诗。
草稿上的诗,涂了又改,改了又涂,绞尽脑汁了半天,终于把整体的内容调整好。
断戟沉沙锈迹凝,孤身怅望对潮声。
虞姬若守繁华梦,垓下风宁掩泣鸣?
沈淮写好诗赋,开始从头检查,确定没有错别字、违禁词后,交卷离开考场。
【作话】诗歌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