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是墨香阁出还是自己出?”
“墨香阁出,但有数量要求,超出书肆提供的数量,便要自己垫上,而且还要押一百文在书肆。掌柜的说,日后熟练了还能加价,或者抄四书五经,这些价格更高。”
“三百千大概两千七千多字,你要抄多久?”
“我打算每天抽一个时辰抄书,若无意外,三天就能抄完。”
主要是三百千内容通俗易懂,不用对照书籍便能默写出来。
要是四书,便没那么快了。
“那挺好的,三天便能赚到六十文,一个月就能赚六百文,一年下来也能赚个五六两。”
“师弟,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但是呢,给墨香阁抄书的人很多,并不是每次都有活计。”
也是。
青萍县就这么大,读书郎有限。
“除了抄书的活计,应该还有别的赚钱门路吧?”沈淮看着陶行简,“我记得墨香阁二楼有卖字画,师兄的字不错,下次交稿的时候,不妨问问。”
“交稿了我在问问掌柜。”陶行简吃完糕点,评价道,“这糕点味道不错,在哪里买的?休沐回家,我去买点带回去给我娘尝尝。”
“这是林府大厨做的,外面没有卖,师兄喜欢吃糕点的话,可以试试锦记的糕点。”
“等我赚了银子,再去试试。”拍了拍手,陶行简提笔抄书,“方教授布置的策论,你写完了吗?”
“今天光顾着去吃席,还没写呢。”
沈淮收好篮子,提桶去打水,冲了个冷水澡后,开始写作业。
方教授布置的课业,不难。
但沈淮对一些时政条令不是很清楚,便去找了方启贤。
方启贤见他来,很热情的招手。
得知沈淮是过来请教的,立马审题分析。
事后,沈淮还偷偷的问方启贤,能通过什么渠道拿到邸报小抄,没想到方启贤一点不把他当外人,当场就给他说了。
邸报这种东西,只要不涉及机密,还是能流传出来的。
只要你有门路。
道了谢,沈淮回了宿舍。
第二天下课,他私底下找林致远聊,林致远也没隐瞒,如实相告,临走前还叫沈淮不要声张。
上完下午的课,沈淮去宅基找沈继业。
沈继业知道此事的重要性,没多问便掏了银子。
沈淮拿到银子便去找方启贤,方启贤告诉他,邸报不是每个月都有,有的时候,会抄送一份给他。
转眼间,沈淮到县学差不多一个月了。
他的时间很规律。
卯时起来练枪,天亮了晨读,上午上一节课,下午上一节课,晚上在宿舍自习或者去藏书阁。
月考的时候,他成绩第一。
直接被分进甲班。
林致远和陶行简还有秦靖西分到乙班,其余人分到丙班。
也是这个时候,沈淮感受到了区别。
教谕上课,跟教授和直讲上课,区别还是蛮大的。
教谕是同进士出身,他分析问题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观点,跟教授完全不同,沈淮在这里就像一团海绵,拼命的吸收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