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吕德行焦急追问靳佳颖是否遭到林小风的欺侮,靳佳颖回想起刚刚的情景,脸庞上的红晕更甚,低语道自己安然无恙,并未遭受任何不测之事。</p>
靳佳颖坦诚相告,如今刺杀计划已无法继续实施,但她告诉吕德行,林小风已承诺能确保他们二人的安全,条件是吕德行必须交出全部财产以换取新的身份,并提醒吕德行他们的布行和宅邸已经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局势岌岌可危。吕德行听闻此言,惊骇不已,对靳佳颖为何如此信任林小风表示质疑,甚至指责林小风贪婪狡滑。靳佳颖坚决维护林小风的声誉,坚信林小风为人并非吕德行所想象的那样,她指出林小风对待府中上下均极尽仁厚,断不可能做出背信弃义之举。</p>
吕德行痛心疾首,猜测靳佳颖可能对林小风产生了微妙的情感依赖,他反复警告靳佳颖勿忘自己的身份尊贵,警惕不要陷入林小风编织的情网之中。靳佳颖对此感到既羞愧又愤怒,她坚称自己的选择完全出于理智的安全考虑,反驳了吕德行对林小风的误解,并决心按照林小风提出的方案行动。吕德行即使内心苦楚难抑,但在靳佳颖的坚持之下,不得不答应交出所有财物,内心的忧虑却愈发厚重。</p>
靳佳颖满腹愧疚,向吕德行保证一定会竭尽全力助其脱离困境,吕德行尽管心中五味杂陈,但仍努力挤出笑容回应。就在这关键节点,林小风似乎感应到了房内的紧张氛围,适时推门而入,他深邃的目光洞察着屋内的一切,预示着这场交织着情感纠葛与利益冲突的较量即将进入崭新的篇章。</p>
林小风眼见靳佳颖与吕德行二人泪水滚烫,滴滴落入尘埃,心中焦急如焚。他疾步向前,将靳佳颖轻柔揽入怀中,旋即转向吕德行,眼中厉色闪烁,沉声道:“为何还要让眼泪成河?若有半点冤屈未申,我定当为你洗雪此辱,讨还公道!”话音甫落,林小风瞬息之间挥出一记凌厉的飞腿,吕德行猝不及防,重重跌倒在地,一脸愕然与愤懑交杂,却一时哑口无言。</p>
靳佳颖见状心如刀绞,慌忙迈开步子,上前搀扶起吕德行,尽管对林小风的冲动之举内心涌动着复杂情绪,她仍强忍泪水,坚决表示并无大碍。林小风此刻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鲁莽,立即向吕德行致歉,并询问其是否已决意交出藏匿的所有财产。吕德行面露苦涩之色,沉重地点了点头,仿佛在诉说着万般无奈。</p>
林小风不疾不徐地打开卖身契,将其铺展于案几之上,三人目光皆聚于此,只见契约上赫然书写着“卖身十年”几个大字,旁边还印有皇帝钦赐的朱红印记,这一幕让靳佳颖和吕德行同时瞠目结舌。林小风对此解释道,此举旨在稳定吕德行的情绪,防止再生变故,所谓的卖身为奴,虽以靳佳颖之父的誓言为担保,实则仅为权宜之策,林小风承诺将在十年之内倾尽全力为其洗清罪名,待期限届满,他们即可重获自由。</p>
靳佳颖听闻这番解说,心头的疑云逐渐消散,毅然决然地在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接着,吕德行也在契约上签字画押,林小风便安排他稍事休息,以便详谈后续事宜。谈及公主靳佳颖未来的栖身处所,林小风提出让她伪装成林桃花贴身丫鬟玄芯的侍女,此言一出,吕德行面色陡变,坚决反对这个提议。然而,林小风手握那张具有法律效力的卖身契,以此为凭据告诫吕德行必须遵守约定,否则他会依照契约条款,将靳佳颖送往教坊司,面对这样的现实压力,吕德行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妥协。</p>
林小风随后再次安抚吕德行,强调如今他们三人共患难,生死与共,自己绝不会亏待靳佳颖,同时要求吕德行务必密切关注靳佳颖的安全,防止她再度陷入险境。在这番交谈中,吕德行透露了一个惊天秘密——他曾携带传国玉玺等贵重宝物逃离皇宫,对此,林小风神情严肃,警告吕德行务必要详细坦白全部情况,以免再添枝节,引来不必要的麻烦。</p>
提及生活待遇问题时,吕德行尤为关注能否得到相应的酬劳。林小风微笑着解释,卖身为奴自然没有俸禄可言,但他保证会暗中为靳佳颖留下一笔钱财,并通过林桃花的审批程序提取,确保资金流转安全可控。当得知吕德行现有大约二十万两银子后,林小风决定从中划拨两万两作为吕德行在阳曲县安家立业的费用,并赠予一套宅邸,遣他回乡安置,同时警醒吕德行切勿再生复仇之心。</p>
对于林小风如此周密的安排,吕德行始终抱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林小风怒其多疑,竭力证明自己的忠诚与决心,一心只为保护靳佳颖,别无所求。经过深入交谈与反复验证,吕德行最终相信了林小风的诚意,心中的疑虑烟消云散,带着欣慰与喜悦离开。而林小风则独自留在原地,微微摇头苦笑,感慨世态炎凉,人心难测,但无论如何,他都会坚守那份守护靳佳颖的诺言,矢志不渝。</p>
前一日的比武场边,吕德行已将身家详情毫无保留地悉数坦白。靳佳颖经历两日的静养,气色逐渐恢复了红润,然而面对林小风时,她的眼神却似有千言万语却又难以直视,这微妙的变化如同湖面涟漪,让林小风内心泛起一阵难以捉摸的尴尬与困惑,揣测或许是夜深人静时那些无法平息的情感波澜所致。</p>
···············································</p>
至启程之晨,天际微亮,林小风携同胞妹林桃花亲自送别二人于城门外,特意挑选了十数名阳曲乡勇组成一支护送队伍,确保他们一路平安归乡。马蹄踏碎清晨的落叶,众人在巍峨城门下驻足,靳佳颖深情凝望着林小风,那双眸子里流淌着深深的眷恋与不舍。吕德行欲说还休,几经犹豫挣扎后,终于鼓起勇气开口:“老爷,我……”话未说完,却被林小风洞察其心意,以宽厚而洒脱的笑容打断他的话语,提醒不必过于感激涕零,只是提及尚未交付的那笔两万两白银需妥善处理。</p>
林小风从袖中抽出一张布满岁月痕迹的纸条,慎重交到靳佳颖手中,并告诉她抵达阳曲县后找到王颖超即可换取一套附带花园的大宅院。吕德行见到“大宅一套”几个字眼,急切地追问详情,林小风遂展示纸条上的官印印记,详尽解释这是县衙官方认可的兑换凭证,确凿无疑能换取实物房产。尽管吕德行对如此简单的交接方式略感简陋,但还是谨慎地收好了那张承载希望的纸条。</p>
紧接着,林小风又从怀中掏出一张熠熠生辉的金色卡片递至靳佳颖手心,告知那是随赠的金卡,到了阳曲县就能凭此提取两万两现银。靳佳颖接过卡片,面上绽放出甜美而又感激的笑容,向林小风致以诚挚的谢意。林小风轻轻摩挲着她的秀发,话语里充满关切与教诲,劝慰她要尽情享受生活,忘却往昔烦忧,把她当作阳曲的一份子来善待。</p>
靳佳颖聪慧过人,听出了林小风言语背后所蕴含的沉重与期待,深知国家恩怨并非轻易能够释然,但她不愿辜负林小风的一片苦心,只能点头答应。林小风察言观色,心中悄然滋生一丝忧虑,视线转向吕德行。吕德行也心领神会,明白林小风对自己这一方的慷慨解囊实属难得,于是暗自立誓定要细心照顾好靳佳颖。</p>
靳佳颖小心翼翼地将金卡贴身,林小风这时注意到了她手指上一枚并不显眼的戒指,笑言它不值钱,而靳佳颖则回应道自己喜欢便胜过一切价值。林小风闻之心头一暖,承诺日后必定赠予她一对璀璨夺目的大金镯作为礼物。随后,林小风催促他们尽早启程,同时担忧吕德行一旦掌握巨款可能会挥霍无度。</p>
吕德行问及何时才能重返京城,林小风赞赏他的远见卓识,许诺他们在阳曲安居乐业,只愿靳佳颖过得快乐无忧。离别的时刻终究降临,靳佳颖突然唤林小风来到马车旁边,在他毫无防备之际蒙住他的双眼,指尖轻轻触碰他的脸颊,然后迅速抽身离开车厢。林小风惊愕间,才觉察到自己遭遇了靳佳颖突如其来的吻别,吕德行对此情景一脸懵懂,随着马车渐行渐远,林小风的身影渐渐消失在他们的视线之外。</p>
林桃花适时向吕德行确认赃物已经妥当处置,并询问关于传国玉玺的下一步安排。林小风决断销毁所有可能引火烧身的物件,对于玉玺,则计划另作他用,以免惹祸。林桃花细腻入微,察觉到林小风情绪波动,追问车内靳佳颖与林小风之间的密谈内容,林小风含糊其辞,借故转移话题,催促林桃花尽快前往球场查看谢洪信练武进度,以防影响次日比赛结果。其间,林桃花打趣调侃林小风,林小风一时羞涩又愤懑,半开玩笑地回应说要为她打造一套精美的金饰。自此之后,两人默契地不再提及车厢内发生的那一幕私密而动人的告别瞬间。</p>
··································</p>
比武大赛的这一天,终是带着不可抵挡的势头滚滚而来,林小风胸中翻滚着难以平息的思绪浪潮。北廊球场仿佛化身为一座人海涌动的海洋,尽管人群如潮水般熙攘喧嚣,却在秩序井然间流露出各自的期待与兴奋。环保队和三神帮的队伍整齐排列,阳曲县的百姓则自发集结成群,各自热议纷纷;购票处更是热闹非凡,若非兵马司及知名记者项协宏等人的有力组织协调,恐怕场面早已失控。此刻,记者席上已有几人名声鹊起,引来众人热烈呼唤。</p>
沉重的大门徐徐开启,官兵们严整肃立,观众们依次排队接受安检,有序步入场内。与此同时,皇城一侧的出行阵仗浩大壮观,引得无数路人驻足围观,那威严庄重的龙撵被禁卫军如同铜墙铁壁般严密护卫,宛如一道金色的长城,在阳光下流动不息。林小风与乌日格并骑驰骋,布哈斯赫紧随其后,而林小风眉宇之间始终萦绕着一抹忧虑,心中反复盘算昨日种种精心布局是否已做到滴水不漏。</p>
乌日格察言观色,误以为林小风担忧今日的对决结果,于是宽慰道:“此乃寻常竞技,无需过分挂怀。”近来,他多方探听关于林小风的传闻,对其评价褒贬各异,这个年轻人虽然年纪尚轻,却以卓越才智推动了北廊坊走向繁华,朝廷内外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赞赏他的卓尔不群,也有人指责他巧舌如簧。然而在乌日格看来,林小风实属难得之才,那些诋毁不过是他人才华横溢所招致的嫉妒罢了。</p>
林小风转头看向布哈斯赫,对乌日格说:“你不必担心我,倒是得多留意布哈斯赫,毕竟刀剑无眼,若是他在场上失手冒犯了谁,请务必宽恕。”乌日格听闻此言,微笑着默许,深知林小风虽言语间显出一丝自负,但布哈斯赫的确勇猛过人,尤其马战技艺堪称天下无敌。林小风细致地为布哈斯赫安排出场环节,并请乌日格为其准备介绍词,乌日格高亢宣布:“草原。观众们受到感染,自发地举起镜子反射阳光,汇聚成一道道聚光灯般的光芒,将焦点聚集在谢洪信身上,使他仿若披着金甲的战神降临人间。</p>
靖江帝以及所有在场的人皆被眼前神圣而又诡异的场景深深打动,他们惊讶、赞叹,尤其是靖江帝,对于那能够迸发出火星的铁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甚至视之为某种吉祥征兆;李德贤同样感慨万千,对林小风精心设计的创意赞不绝口。尽管文武百官深知谢洪信可能在实力上难敌对手,但在目睹了这样一场盛大的排场之后,他们的信心陡然提升,一致认为至少在气场上已经压倒了对方。</p>
主持人情绪愈发高昂,继续深情并茂地讲述谢洪信年少有为,功绩累累的故事。随着音乐旋律攀向巅峰,整个场地的紧张氛围越来越浓烈,每一位观众的心都被谢洪信的每一个动作牵动,期待着他接下来的表现,仿佛时间在那一刻凝固,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位即将登上舞台的英雄身上。</p>
主持人紧握着望远镜,气息尚且急促未平,他用激昂的语调向众人叙述:“武者的灵魂广袤无垠,那位二十六岁的青年,在他的生涯中曾亲赴江湖上铸剑技艺登峰造极的拜剑山庄,虔诚地请求庄主为他打造一把足以名垂青史的神兵。”传闻那山庄庄主西门吹雪率领全族耗费两年光阴,甚至不惜以自身气血温炉,最终熔炼出一柄名为“灰烬使者”的神器。这把剑不仅承载了靖江读书人的傲骨风华,更被赋予了仁者之气,群臣听闻此剑实乃象征正义与力量的结合体,无不感慨欣慰。</p>
然而,林小风见主持人话语渐行渐远偏离了既定轨道,心中怒火难以遏制,一脚踢在身旁的地上,发出警告般的声响,厉声命令其严格按照脚本进行诵读。</p>
主持人闻声立刻调整状态,字正腔圆地朗声道:“此所谓仁者之剑,寓意深远,它不仅能于瞬息之间将敌人斩断,剑身更是附带着烈焰之力,正是这一股力与刚、柔与智的完美融合,象征着我们靖江传奇英雄——东方不败丧彪手中的无敌利器!”话音甫落,靖江帝及文武百官面露错愕,暗自思忖如此描述略显夸张离奇。</p>
与此同时,谢洪信携带着华丽的登场方式以及手中那把蕴藏着深邃寓意的剑器,令观众席上的乌日格及其使团瞠目结舌,他们对有关神秘组织和神器真实性的疑惑油然而生。竞技场之上,布哈斯赫面对谢洪信,脸上交织着困惑与不安,而谢洪信则淡然处之,以剑器所展现的独特异象作为回应。表演进入了高潮部分,反光镜如同聚光灯般聚焦在谢洪信身上,伴随着激昂澎湃的音乐,他挥洒自如的动作犹如磁石般吸引全场目光,阳曲县拉拉队擂鼓震天,民众欢腾鼓舞,石榴姐兴奋至极,几近昏厥,陆玄芯连忙上前扶持。</p>
靖江帝与众大臣尽管努力保持着冷静镇定的姿态,但内心亦难抵挡现场热烈氛围的感染。李德贤心驰神往,脑海中已浮现出效仿此举的念头。演播室内的人们忍不住捧腹大笑,这场精心策划的效果大大超出了预期,相较之下,布哈斯赫朴素平淡的出场方式愈发显得黯淡失色。骆华俊目睹这一切,心中满是羡慕,若非命运捉弄,此刻舞台中央万众瞩目的焦点或许就该是他自己。</p>
在一片沸腾的欢呼声浪中,谢洪信拔出了铁剑,虽剑身仍余留着炽热的气息,却瞬间恢复了常态,这让部分观众才恍然醒悟过来。靖江帝眼底掠过一丝失望,而布哈斯赫也意识到自己可能陷入了某种圈套,羞愤交加下,他挺枪直指谢洪信的额头。二人开始了一场无声的较量,林小风等人在演播室借助望远镜仔细观察,卢思南通过唇语解读告诉在场之人,布哈斯赫誓言要将谢洪信斩于马下,而出人意料的是,谢洪信竟然用古蒙语询问布哈斯赫是否已经用过餐。这一问话让所有人都感到极度困惑。林小风追问卢思南为何教给谢洪信这样的问候方式,卢思南解释道,他曾教授过谢洪信如何运用古蒙语进行日常问候,众人为此哑然,哭笑不得,却又不禁佩服起谢洪信在这种紧张关头还能保持镇定,并机智应对。</p>
布哈斯赫听到谢洪信那句平淡如水的“吃了么”,心头瞬时一滞,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捏了一下。他略作停顿后回应了谢洪信,两人再次对峙于赛场中央,此时的竞技场如同紧绷至极限的弓弦,空气凝重得几乎可以滴出水来。观众们摒住呼吸,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场较量即将展开的一刻。靖江帝、李德贤乃至林小风等人皆满腹狐疑,不明白为何双方尚未开始正式过招。在卢思南详尽而精准的翻译下,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场较量前的开场对话,林小风此刻犹如醍醐灌顶般领悟到真正的比武还未真正揭开序幕,他立即示意主持人宣布比赛正式开锣。</p>
随着主持人嗓音激昂、饱含力量的宣告,这场引人瞩目的比武对决终于拉开了它的帷幕。谢洪信以疾雷不及掩耳之势与布哈斯赫拉开距离,而布哈斯赫面对这一举动并未示弱,反而仰天狂笑,意图以雷霆万钧之力迅速结束战斗。主持人凭借其生动传神的语言艺术,将双方实力对比描绘得淋漓尽致,并特意强调了布哈斯赫在骑术方面的卓越造诣,暗示今日之战必将是一场激烈的巅峰对决。乌日格因觉察到主持人言语中似乎有所偏颇,心中怒火暗燃,像一团炽热的岩浆翻滚不息。</p>
而在场地之上,谢洪信出乎所有人意料,不仅挑衅了布哈斯赫,更是决然丢下铁剑,选择奔跑逃逸。此举令布哈斯赫勃然大怒,挥舞长枪穷追不舍。原本期待一场硬碰硬肉搏战的观众们瞬间瞠目结舌,但阳曲县拉拉队依旧热情高涨,他们奋力为谢洪信擂鼓助威,声浪震天。主持人初见此景,一时之间乱了阵脚,然而林小风眼疾手快,立刻提醒他保持镇定,继续激情解说,力图稳住现场躁动不安的局势。</p>
借助主持人的妙语连珠,这场比武逐渐演变成了一场别具一格的追逐战。观众的情绪随之跌宕起伏,纷纷为谢洪信那机智狡黠的表现喝彩加油。谢洪信边跑边不断地用尖锐刺耳的粗鄙之语刺激布哈斯赫,后者虽愤怒难当,却因为手中沉重的长枪束缚了行动速度,始终无法缩短两者的距离。骆华俊透过望远镜仔细观察每一处细节,判断若是这样持续下去,首先体力耗尽的很可能是布哈斯赫。林小风内心忧虑谢洪信能否持久应战,对此,骆华俊适时透露了一则重要信息:谢洪信临赛前特意饮用了蜂蜜,以补充体力,确保体能充沛。听闻此言,林小风才释怀地笑了起来。原来,谢洪信早已胸有成竹,在这场马拉松式的智勇对决中,表面看似嬉戏无度,实则是深思熟虑后的步步为营,就如同一名棋手早已预判了对手的所有棋步,似乎已经提前把握住了胜利的脉络。</p>
五分钟悄然流逝,谢洪信舌绽莲花,以言语为武器,挑衅并戏弄负重疾追的布哈斯赫。布哈斯赫在炽烈阳光下的追逐中挥汗如雨,每一步踏出都仿佛在沙漏中倾倒着宝贵的体力,汗水浸湿衣襟,犹如烈日炙烤下的黄沙,迅速蒸发耗尽。观众们从最初的愕然不解转为目瞪口呆,继而化为赞叹连连。原本应是剑光交错、杀气腾腾的比武现场,在这一刻却演绎成了一场耐力与智谋交融的长跑对决,尽管形式独特且颠覆传统,却散发出一种另类而震撼的魅力。</p>
靖江帝眼观四路,洞察秋毫,他看穿了谢洪信在这场无规则较量中的运筹帷幄,对其巧妙利用战术牵制对手的智慧暗自点头赞许;然而朝中文臣之中,有人对此种离经叛道的战法嗤之以鼻,纷纷嘲笑其非正宗武林之道,言辞间流露出不满与不屑。</p>
主持人处变不惊,凭借卓越的口才和生动的描绘,将这场斗智斗勇的戏剧性角逐娓娓道来,他的解说如同流水行云,让听者仿佛置身于一幅活灵活现的画卷之中。只见谢洪信狡黠地诱使布哈斯赫弃械投枪,紧接着趁势一击即中,折断对方的兵刃,并借机嘲讽布哈斯赫的卑劣手段。布哈斯赫受此侮辱,面红耳赤,怒火熊熊燃烧,不顾一切地试图空手夺剑,然而不慎被剑身烫伤,狼狈不堪,引得林小风等人忍俊不禁,他们无不惊叹于谢洪信的机敏狡猾与随机应变。</p>
面对谢洪信接踵而至的挑战与羞辱,布哈斯赫再也不能忍受犹豫与退缩,他心中虽满载忌惮,但眼神坚定决绝,毅然向谢洪信发起猛烈冲击。谢洪信再度展示出那令人捉摸不定的身法,背对敌手却依旧从容应对,布哈斯赫步步紧逼,步伐沉重,内心充满了警惕与戒备。终于,两人狭路相逢,正面交锋之际,布哈斯赫的攻势宛如猛虎下山,威猛无比,而谢洪信则施展层出不穷的奇策,扬起漫天沙尘混淆视线,身形灵动,轻巧躲闪之余伺机逃离布哈斯赫的钳制,使得布哈斯赫陷入被动,屡次失手。</p>
布哈斯赫竭尽全力终将谢洪信一把抓住,却未料到对方身上涂抹油膏滑脱而出,随后又遭遇铁护裆的抵挡,令其杀手锏瞬间失效,愤恨之下咬牙切齿,愤怒之情溢于言表,反击时横扫千军万马般气势磅礴。然而谢洪信身手矫健,再次避开攻击,乘布哈斯赫视线模糊之时,更是扬起更多的沙尘遮天蔽日,借助这一混乱局面凌空跃起,直取布哈斯赫咽喉要害,动作利落,精准割破了他的肌肤。布哈斯赫被迫后撤防守,在弥漫的尘埃中挣扎睁开眼睛,惊骇万分地发现谢洪信指尖竟藏有锯齿状利器,那冷冽刺目的光芒让布哈斯赫脸色剧变,恐惧的情绪在他眼中流转,无法掩饰。</p>
谢洪信在决战之前,神情泰然自若地修整着十指之上的锯齿状指甲,这独门绝技在靖江武林中堪称一绝,那些犹如细密獠牙般的指甲不仅彰显独特,更透出一种摄人心魄的威慑力。然而,这种易损的武器不过只能维持一场激烈的交锋,虽不至于对敌手造成致命伤痕,却足以让对手心神不宁,陷入恐慌与混乱。布哈斯赫在遭遇突袭后才恍然大悟,眼前的敌人并非仅凭武力横行的莽夫,而是深藏刺客技艺的高手,他对于谢洪信那力量惊人又身法变幻莫测的特点深感震撼与困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