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怎么知道?”前一位大臣惊讶地反问,他的脸上写满了疑惑与不解。难道这个故事已经传遍了朝堂?</p>
“我听到的也是鸭子!”众人哗然!接着,议论声此起彼伏,仿佛炸开了锅。有人激动地问:“你家孩子回家后要看帐本吗?”</p>
“看了…呵,想看我家的账本?林小风竟然利用孩子,他可真行!”一位大臣愤怒地说道,他的脸上写满了对林小风的不满与怨恨。显然,他已经察觉到了林小风的计谋,并对此感到愤怒不已。</p>
“锦衣卫把家庭作业当手段,这做人也太没底线了!”另一位大臣也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闪烁着愤怒的光芒。这些大臣们开始对林小风口诛笔伐,觉得被他玩弄了一场。他们纷纷表示对林小风的不满与愤怒,仿佛要将所有的怨气都发泄出来。朝堂之上,顿时充满了火药味。</p>
陈曙光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他深知这些大臣们的愤怒并非空穴来风,林小风的做法确实让人难以接受。他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怒火。然而,他作为朝堂上的重要人物,必须保持冷静与理智。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平息心中的怒火。</p>
李秋炎有些担忧地拍了拍陈曙光的肩膀安慰道:“算了算了,孝心是真的就行了。不管怎样,孩子学好就行。”他试图平息陈曙光的怒火,也表达了对孩子们转变的认可与接受。毕竟,这些孩子们的转变是实实在在的,他们的进步与成长是无法忽视的。</p>
陈曙光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知道李秋炎说得对,孩子们的转变是实实在在的,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而且他也深知这些孩子们的转变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与汗水。他们不仅学识大增还变得更加懂事与孝顺这是值得欣慰的事情。</p>
“对了洪大人昨天你孙子要看账本吗?我孙子还画了一张表格给我。”李秋炎转移话题问道他的脸上带着几分好奇与期待。</p>
“看了,那张表格非常有用,真的很厉害。如果能推广使用,肯定会有很大帮助。我今天正想呈给皇上看看。”陈曙光从怀里拿出一张精心制作的表格递给李秋炎他的脸上带着几分自豪与得意。显然他对孙子的成果感到非常满意。</p>
李秋炎接过表格一看,脸上露出了惊讶与赞许的表情。他仔细地端详着这张表格,仿佛要从中找出什么秘诀一般。过了片刻他抬起头来对陈曙光似笑非笑地说:“没想到,你家的生活还挺节俭的。”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揶揄与玩笑。显然他已经从表格中看出了什么端倪。</p>
“嗨,老了老了,能花多少钱呢?来,看看你的。”陈曙光有些尴尬地回应道同时递出了自己的表格。他的脸上带着几分无奈与自嘲仿佛已经习惯了李秋炎的揶揄与玩笑。二人相视而笑,默契地收好表格,仿佛一切都在不言中。</p>
“你孙子下学期还读吗?那可是五千两一学期啊。”李秋炎问道,脸上带着关切。他知道这个数目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所以他很关心陈曙光是否会让孙子继续接受这样的教育。</p>
“当然会读了,虽然花费不菲,但是看到孙子的进步和成长,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陈曙光回答道,脸上满是坚定和期待。</p>
陈曙光平静地看着李秋炎,双眼如深邃的湖水,波澜不惊。他轻轻地吐出三个字:“不读了。”话语虽轻,却仿佛重锤般落在李秋炎的心头。陈曙光的决定似乎很坚定,但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他眼中闪过一丝不舍,那是对孙子未来的担忧与无奈。</p>
午后的阳光透过树梢,斑驳地洒在两人身上。陈曙光抬头望向远方,心中却是五味杂陈。他明白,孙子的进步并非因为繁重的作业,而是因为他真心愿意去做,去努力。林小风的教学方法,无疑是成功的。孙子不仅学识有所增加,更重要的是,他变得更加自信、独立。如果此时放弃,岂不是前功尽弃?</p>
而且,林小风还私下送了怀表给孙子,这是别人都不知道的。这块怀表,不仅代表了林小风对孙子的认可,更是他教学用心的体现。爱靖小学的规模大,上学的人越少,师资力量就越强。最好能一对一教学,这样的优势,是其他学校无法比拟的。</p>
李秋炎看着陈曙光的表情变化,似乎也察觉到了他的内心挣扎。他严肃地点头道:“我家孩子也不念了。在哪里学不是学呢?不能白白让人占了便宜!”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林小风的不满,以及对昂贵学费的抵制。</p>
“没错!”不远处,另一波还在声讨林小风的人,也谈到了退学的话题。他们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对林小风的怨恨也越来越深。然而,在这些激烈的言辞背后,却隐藏着他们对孩子未来的深深忧虑。</p>
这场激烈的讨论并没有持续太久。人们虽然口头上说着不读了,但心中却充满了无奈和不舍。他们看着孩子们在爱靖小学取得的进步,又怎能轻易放弃呢?</p>
没过多久,一顶轿子晃晃悠悠地出现在午门前。轿帘轻轻掀开,露出林小风那张带着些许慵懒的脸庞。他打了个哈欠,跨出轿子,刚一伸脚,就有几个人快步走到他身旁,谦卑而恭敬地问好:“林大人来了?”</p>
林小风愣了一下,点头道:“嗯?几位有事吗?”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疑惑和好奇。当他看到这些人手中的报名表时,顿时明白了他们的来意。</p>
“有,爱靖小学了。这足以证明我们爱靖学校的教育实力。而我们的‘五年秀才三年举人计划’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制定的。”</p>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会继续投入更多的师资力量,聘请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少年天才来讲学。同时,我们还会联合整个阳曲县以及北廊日报的记者们,共同编写专门的考试教材。我们会对童试和乡试涉及的所有经典著作进行详细的剖析和解读,用学生们能够理解的方式重新编写教材,并附上最权威的注解。”</p>
听到这里,在场的人都惊呼起来。他们都被林小风的宏伟计划所震撼,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孩子身着秀才服、头戴方巾、胸有成竹地走进考场的场景。</p>
然而,在这片欢呼声中,也有一个人保持着冷静。那就是一直在人群中默默观察的白永元。他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林校长!请等一下。你的想法虽然很好,但科举不是儿戏。别的不说,你让一群记者来押题,这恐怕会让天下读书人耻笑吧?”</p>
夕阳的余晖洒在爱靖小学的古老石墙上,泛起一片淡淡的金色光晕。微风拂过,吹起林小风身上那件墨色长袍的边角,也吹散了他额前的一缕发丝。他站在众人之前,面容坚毅,双眸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犹如一位即将出征的将军,准备带领着爱靖小学的学子们走向知识的战场。</p>
林小风深吸一口气,声音洪亮而有力:“白阁老,您的担忧,我自然明白。关于押题这一敏感问题,我早已深思熟虑。我们将采取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以确保公平与公正。”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继续道:“我们将允许民间百姓、朝廷的官员甚至文人墨客,进驻我校,随时检阅我们的工作。任何一处角落,任何一份试卷,都将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他们的眼前。若有任何不公正之处,我林小风愿以项上人头担保,必将涉事人员绳之以法,绝不姑息。”</p>
众人闻言,无不点头称赞。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颤巍巍地站起身来,激动地说:“林校长,您如此大义凛然,我们怎能不支持您呢?我们愿意成为您的监督者,共同守护这份公平与公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