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还行,人过于的迂腐耿直了,又有些不谙世事,可不像是会做出这样的事情的人。”
“至于这慕容公子,我也有过一面之缘,此人为人孤傲不可一世,也不是一个会想到造福乡梓的人。”
“原本我还在杭州纳闷呢,这下接到了全舵主的书信,当下明白这种事情定然是师弟在其中运作的。”
慧真倒是毫不掩饰的对着李逍评判起了慧增和慕容复,同时夸起了李逍。
“师兄过誉了,此事也不是我能运作的了的。”留下被人夸当下还是高兴的但是还是不敢把功劳都揽到自己身上。
“哦,还有何人能够有心有力操作此事?”慧真倒是当下好奇起来。
“慕容家就没人了吗?”李逍当下反问道。
“慕容家?那邓百川、公冶乾武功虽高,但是为人气量不足又没有眼光,如今更是老了,不过是守成的人罢了。”
“包不同和风波恶听说倒是有些侠义之风,但是毕竟年轻有邓百川、公冶乾在,他们怕是也做不了主的。”
“除了他们还能有谁呢?师弟莫要吊我胃口,还是快快说与我听罢。”
听到慕容家慧真这下子更感兴趣了,当即要李逍说说。
“慕容老夫人还在~”李逍也是笑笑,一句话的功夫,慧真当即明白了,俩人相视一笑。
与聪明的人在一起就是愉快,慧真就是那个聪明人,其实李逍也算是半个聪明人。
两个聪明人在一起有些话不需要说的太明白对方就已经知道了大概,有些事只需要稍稍的暗示对方就已然知晓自己的意思。慧真大师和李逍的这一趟从明州回到杭州的行程自然是轻松加愉快,两个人一路上说说笑笑,有一搭没一搭的聊起了李逍在燕子坞的经历,慧真大师也穿插着行走在闽浙两地的经历,以及自己为何会在杭州。
李逍其实还不知道这少林寺卷入朝政的程度远远比他想像中的深,元佑更化之前少林寺一直是王安石的坚定支持者,元佑更化之后则是一路把宝押在了苏学士身上,这样糟糕的站队能力着实让李逍惊讶了,慧真大师言语之中也是多有不赞成。
这慧真来到杭州其实不为别的就是因为苏轼在杭州当知州,少林寺为了维系和苏学士的关系当下让原本在莆田主持南少林的慧真来到了杭州,慧真以一个慧字辈小辈主持少林的地方事务,明眼人都知道他是玄慈内定的下一任方丈人选了,把他调来杭州除了表示对于苏轼的重视更多的也是为了给慧真的上位铺路。
李逍、慧真都觉得少林的站队过于离谱了,身为方丈的玄慈怎会察觉不到,奈何少林的身份决定了他不能不参与政事,但是参和进朝政少林在党争的环境下可以选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了,王安石和苏轼是少有的对少林这样的江湖势力成见没有那么深的政客,少林看似在站队,实际上几乎无路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