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李乾顺(2 / 2)

“师父放心,弟子自然是做好了的~”

说着李乾顺就是命令下人们拿上来了自己的功课,李逍教的其实不多,主要的功课都是一些武学上面的,昨日难得是给李乾顺留了一些文学上的功课竟是关于范仲淹这样一个在西夏人眼中不那么好的人物。

看着李乾顺交上来的答案,对待这样一个人物作为大宋的帝国未来的皇帝李乾顺,其实已经是评价的相当客观了,但是在李逍翻看的时候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老师,您是宋人,宋朝有着小范老子这样的人物,为何最终却是没有什么成就~”

“你不是看了范文正公的生平了吗?你有什么看法?”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若我西夏有这样的贤才,我定不会辜负他,只可惜我西夏没有这样的人才~”

“大宋也不是天生就有这样的人才的~”

“可是我听先生说起宋地前有欧阳公、范文正公后又王荆公、苏学士,可谓是人才济济,而我西夏自从张浦之后竟然没有什么像样的谋臣了,长此以往我怕西夏亡国有日~”

一个九岁的孩子,还是未来的皇帝说出了这样的话,着实是让李逍惊讶到了,本着老好人的态度,李逍还是开口宽慰道:“大宋人才虽多,但是冗官、冗兵、冗费问题繁多,国家积贫积弱也是好不到哪里去的~”

“大宋问题再多终究还是有王荆公这样人想办法解决,可是我西夏呢?我西夏无岁不征,仓廪空虚,百姓疲敝,将士们也是怨言颇多~”

李逍听到这话更是惊讶了,这些话真的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子能想到的?为了试探到底是不是有人借着他来试探自己,于是李逍故作轻松的开口道:“小小年纪,这么沮丧,这些是谁告诉你的?”

“何须别人告诉我,我就生在这宫中,每日见到的听到的都是这些,宫中下人私下抱怨,祖母,舅舅还有父亲都会为前线的供给头疼~”

说着李乾顺又是擦了一下眼泪,李逍闻言也是震惊了,他来到西夏之后只觉这国家相比于大宋有些死气沉沉,确实是没想到高层看到的西夏已经是成了这副模样,怪不得梁太后还有现在的李秉常都是表露出了和平的意思。

李逍还未想好怎么宽慰这位未来的小皇帝,就听见宫人通报:皇帝驾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