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是这么想的,去年店里都可以卖掉三百件,现在自己都准备开作坊了,那起码得在别的渠道也销出去一些吧。
林巧敏感的察觉,这一年来,老百姓的消费水平在明显提高。
就比如自己这一家人,去年,是林巧买了羽绒服送给所有亲戚。
而今年,要不是她要办这个作坊,大姐二哥和三姐小弟们,现在都有能力自己买羽绒服了。
所以五百件,林巧还是有信心卖的出去的。
不过恩月的愿望,既然都叫林巧自己创立品牌了,那肯定不会满足于只卖五百件。
但是也没关系,一步一步来嘛。
海东之行圆满结束,林巧回到湛理就开始寻找店面。
最好是那种大一点,前面是店面,后面还有房间的,这样林巧可以把它打通,里面工人在制作羽绒衣,外面就可以直接卖货。
这样,走过店面,就会看见正在做羽绒衣的工人们,会吸引很多注意力,很多人看着这货真价实的羽绒填充在里面,说不定会想买件穿穿。
林巧倒不太担心被别人学去技术,毕竟一台充绒机也要一千八呢,没有多少人有这么多钱,假如真的有钱投的,林巧反正也拦不住,羽绒衣实在是没多少技术含量。
听到林巧又要开店了,最开心的莫过于林海了。
“四姐,我看我们装修队就专门做你的生意,也不愁吃了。”林海笑着说道。
沈志勇补充:“是做咱一家的生意。”
“对对对,咱一家的生意,你看看,我们先是做了四姐的鞋店,然后是大姐的磁带店,接着还有二哥家的熟食店,和四姐家的羽绒服店,就光我们自己人,都够咱俩一年开支了。”
林巧也笑着说道:“那你俩一年开支不大啊。”
“不过话说回来,四姐,最近都有一家店面装修主动找上我们了,说是看上了我们给你做的鞋店的装修。”
“不错不错,你今年好好干,看来老婆本没有问题了。”
“四姐,看你说哪去了。”大小伙子的脸都红了。
“说正经的,你俩走街串巷多,帮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店面。如果能离我住的地方近一些,那更好。”
“没问题,明天我就去帮你找,这附近哪些店面要转让,我是了如指掌,明天具体去实地看看,绝对一天就帮你找下来。”
“那就最好了。我赶早点开工,可以赶得上今年冬天的行情。”
“放心吧,包在我的身上,保管你在过年前可以好好的卖上自己生产的羽绒衣。”林海的胸脯拍得啪啪响。
最近有好几家小店的老板都说要给林海介绍对象呢,都被林海拒绝了。
林海的心里,现在找对象的事情不重要,发展自己的装修队,做大做强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