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机器搬进了新的厂房,林巧又新添了三台充绒机和二十台缝纫机,生产能力提升到了原来的四倍,一个拥有着三四十位工人的小厂初具规模。
因为暂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担任副厂长,所以林巧在缝纫组选了一个组长,下面又分成了四个班,每个班都选了一个班长,然后,让姜华暂时负责着厂子里的事情。
原来的店铺,等机器都搬到新厂子之后,就清空了,林巧让林海安排人员重新装修,基本上按照市里专卖店的效果进行装修,整体呈现出比较高级的感觉。
之前林巧本来准备定制一批高档一点的羽绒服在原来的服装店里卖,现在已经打消了这个念头了。
最近她了解到,很多大品牌的服装,是不会在小店里卖的,全都在自己的专卖店里卖。
所以,林巧也决定,今后羽绒厂生产的服装,就不批发给其他店,而是只在自己的专卖店卖。
目前计划是湛理一家,市里天悦商场一家。
如果以后生意好,林巧决定在市里,甚至去别的县市,也可以再开更多的专卖店。
最近,林巧最发愁的,就是衣服的款式问题。
进入新厂之后,羽绒枕、羽绒被等都开始生产了,但是羽绒服的款式,还是之前的那些。
本来林巧已经很满意了,但是现在以专卖店的眼光来看,林巧就觉得款式太单调了,都是大同小异。
这期间,陈钰去海东进货,带回来了几件不同的羽绒衣。
林巧发现,海东的羽绒服和去年相比,已经更新换代了,新的款式出来了很多。
当然,自己可以模仿,但是,如果永远在模仿别人的款式,那就没有竞争力。
更何况,自己的羽绒服,主打的就是品质,价格比海东这些货卖的要贵不少,如果在款式上没有竞争力,别人还真不一定要选择雪竹。
林巧决定亲自去一趟省城,省城回来之后,市里的专卖店也要开业了。
现在林巧出门不会再委屈自己,购买的都是最贵的软座火车票,一边看着书,一边抽空思考着厂里的事情,不知不觉,就到了省城。
这次林巧来省城,除了考察一下省城的羽绒服市场,还准备考察一下这边的针织厂,为夏天的货品做筹谋。
晚上,林巧出去逛街了。
现在到了十一月底,天气已经冷起来了。
林巧穿了一件藏青色的大衣,配上一条米色的丝巾,头发松松的挽在后面。
因为林巧要去逛的,都是中档以上的服装店,所以特意选了一对简洁大方的珍珠耳钉戴上,并化了一个淡妆。
瞧着镜子里的自己,林巧微微一笑,拢了拢衣领,出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