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人心乱几方混战(2 / 2)

他心中隐隐的明白,怕是撞在刀口上了。袁谭遣自己去稳住曹营,他虽完成了任务回来,然而,偏偏曹营挫败而来的消息传了回来。袁谭见曹操弱势,怕是已后悔安抚于曹,苦于说不出来自己失策,因此这火气就朝着他撒来了。</p>

他也是倒霉。正好撞上了!</p>

“仲治,身为人臣,可不能怨上啊,此事仲治是尽了心,奈何时运不济,曹贼时背,主公后悔,才至……”有人劝道:“恰袁尚遣人来骂主公,言是与败贼结盟,讨好曹操,言语之中,颇有诋毁和兴灾乐祸之意,主公他很生气,你又何必……与主公计较,仲治也并非,你这也太……</p>

用惋惜辛评之死而来集聚人心,以示自己惜才之意,是不是太晚了点?!</p>

底下的人,是很难控的,因为他们可以配合表演,但心底里到底怎么想,却是无人知晓的了。</p>

大部分人只会认为,辛评做了事,反而得了怨,行事无功,反而因为曹操封赏而被主所妒,枉屈而被逼死。</p>

袁谭非仁主也。</p>

而曹操,也存有借刀杀人之嫌。</p>

都不是啥好鸟!</p>

有人奉承迎合袁谭意志道:“辛评死前,一心一意的要报仇,主公何不阻截袁尚,为辛评讨回公道?!辛氏一门皆灭在邺城,为袁尚一系所害,主公当击之,而定正统!”</p>

袁谭当然有此意,道:“准备兵马,待他至,我便击他。先问他毒害父亲之罪,再取回邺城!”</p>

这本就是袁谭心意。众将听从,当下收拾兵马,准备袁尚至。</p>

袁尚匆匆率军往邺城赶,一面写了信威慑淳于琼和高览,一面准备兵马,要与袁谭拼个你死我活。闻听曹操大败,必回许都,后心之患已除,自然也是一心一意的要与袁谭杀个你死我活!</p>

袁尚早防着袁谭,二人自然是摆开阵势相遇于漳水之上!</p>

袁谭黑着脸,大骂道:“袁尚,为何黑心黑肝,毒杀父亲?!今日,我便要诛杀你,为父报仇,清理我袁氏大孽!”</p>

袁尚听了大怒,命陈琳上前道:“袁谭为何而叛而不遵先主之遗命?!先主亲授州牧印绶,焉能有假?!你思大而不遵父意,实是该死,今日新主便要诛杀于你,肃清逆贼!”</p>

袁谭听了大怒,大骂道:“陈琳!父亲向来信赖于你,不料你竟助纣为虐,不仅不向天下道出父亲遇害之事,反而相助于袁尚改父亲遗命。像汝等这反复儒首之人,合当先死。谭先杀你祭旗!”</p>

说罢放出一箭,直取陈琳,陈琳吓个半死,瑟瑟发抖的掉头就跑,那箭头直奔他脖颈,划破了一道口子,陈琳大叫一声,差点晕死过去,捂着脖颈,道:“今日死矣……”</p>

“……”袁尚身边部将特别无语,文人就是不中用,笔下虽有力,檄文写的极好,可是这一遇到战场上的事就怂了。</p>

不过是划破了脖子而已,血流的厉害,却也不致命,却也值得吓成这样?!</p>

众将嫌他碍事,拍下他的马股,那马受惊,往回狂奔,陈琳才捡回一条命。但都受了袁尚军将的白眼,他的脸色讪讪的,得知并不会死,一时更为尴尬。</p>

袁尚早亲拎出双刀,前来亲自要杀袁谭,众将护着袁尚,去围杀袁谭,袁谭又哪里会惧,亲拎斧鈛,大骂道:“今日要亲取你这狗头,为父亲报仇!”</p>

袁尚气骂道:“……父亲在时,你犹不遵父命,父亲一死,你更不遵父遗命,你早有叛心,早知如此,当日父亲就该先杀了你这逆子,以免今日为祸,反害的四州上下皆不安宁!”</p>

二人大骂,混战一通。</p>

袁谭强兵加入,袁尚不敌,见打不过,不得不鸣金收兵,一时心中大为饮恨!</p>

青州兵的确能力很强。</p>

袁尚的兵马本来长途而来,又士气不振,大败以后,便逃到漳水对面进行防御。</p>

双方僵持,大有互相弄死对方的架势。</p>

张辽一直遣人观战,听闻这消息,不禁乐道:“火烧屁股了,却还是要先杀对方。这对兄弟,可真是有意思!”</p>

张虎也是无语,“袁绍若地下有知,见到此景,不知后不后悔生了这两个儿子。”</p>

“可见儿子可以无能,却不能自负,到这种程度,便是袁绍自己也要反省自己教出的这两个儿子是不是也要担责任。”张辽摇头道:“先观战!”</p>

斥侯进来道:“张将军,曹营曹洪和夏侯渊领了一千人马在我营外叫战,点名要张将军去应战,口口声声是要为乐进报仇!”</p>

为报私仇,而不是两营的战争,所以这是两个人的私斗而不涉及到两营的立场。</p>

这个借口算是半真半假,若无曹仁授意来试探,这两人哪里会来!</p>

“父亲,不可应战!”张虎急道:“曹纯与夏侯惇死于主公与女公子之手,他们岂会罢休?!曹仁怕是借此之机来试探我营虚实。他们人马众多,不可小觑!”</p>

“无妨!只要不追赶,便不会中计,与他较量一二又如何,正好也探一探曹营虚实,我儿且先披甲,与我一道应战!”张辽道。</p>

张虎应声,怕有闪失,去通知了马腾!</p>

马腾便披甲也来了。</p>

马腾心道,报仇这事,时机很重要,偏偏挑在这时候,可见是个借口。</p>

看来是曹仁忍不住了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