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拜访司徒府:直陈利弊的困境(2 / 2)

看到他如此激愤,我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以为已经成功说服了他。

然而,他接下来的话,却让我心中一沉。

“陆令史,”王允强压下怒火,目光灼灼地看着我,“你所言之事,骇人听闻!若真如此,则董贼之罪,万死不足赎!我等匡扶汉室之臣,更当早日将其诛除!

只要董贼一死,其党羽必然树倒猢狲散,迁都焚城之谋,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

他的关注点,依然落在了“诛杀董卓”这个核心目标上!

他似乎认为,只要杀了董卓,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迁都和焚城的危机自然也就化解了。

“司徒大人!”我急切地想要辩驳,

“诛杀国贼固然是当务之急!但迁都之祸已迫在眉睫!据晚生推测,他们很可能在数月之内便会动手!

若我们只专注于刺杀,万一……万一刺杀未能及时成功,或者董贼死后,其部下(如李傕、郭汜)为报复或掩盖罪行,依旧执行焚城计划,那洛阳岂非……”

“陆令史!”王允打断了我,语气虽然依旧看重我,但已带上了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你的担忧,老夫明白。但如今之计,唯有快刀斩乱麻!董贼乃万恶之源,不除此獠,何谈其他?

若因担忧迁都之事而分心,打草惊蛇,致使除贼大计功亏一篑,那才是真正的万劫不复!”

他顿了顿,语气稍缓:“你所推测的‘三策’,固然阴狠,但终究只是推测,未必全然属实。

当务之急,是集中所有力量,毕其功于一役!只要除掉董卓,老夫自有办法稳定局势,保全京师!”

我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些什么,但看着王允那不容置疑的眼神,我知道,再说下去,非但无法说服他,反而可能引起他的反感和猜忌。

他虽然忠义,但性格中的那份刚愎和对传统“擒王”策略的路径依赖,让他很难立刻接受我这种更侧重于“止损”和“应对最坏情况”的思路。

他更相信,只要解决了“人”的问题,所有“事”的问题自然会消失。

我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我空有洞悉阴谋的智慧,却无法说服手握权柄的关键人物改变他认定的方向。

难道,真的只能眼睁睁看着洛阳走向毁灭,将希望完全寄托在那场风险极高的刺杀之上吗?

我恭敬地起身告辞,心中却充满了沉重和不甘。

看来,直陈利弊这条路,是走不通了。

我必须另辟蹊径。

必须找到一种更符合他的思维方式、更能触动他内心深处那根弦的方法,来让他真正意识到这场迁都危机的严重性,并为之提前做出准备。

离开司徒府,走在洛阳压抑的街道上,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那片被阴云笼罩的天空。

天象……或许,可以借天意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