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曹操整军,威胁迫近(2 / 2)

“曹孟德……好深的心机,好大的胃口!”我忍不住低声自语,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他根本不是来“平叛”的,他是来吞并整个徐州的!先借力打力,清除最强的吕布,然后顺势南下,一举解决我们。

“主事,形势恐怕比我们预想的还要严峻。”青锋补充道,“曹操此番带来的兵力本就不少,加上收编的降卒,尤其是并州狼骑的部分精锐(虽不如吕布亲领时,但战力仍不可小觑),以及张辽、臧霸等熟悉徐州地理、兵情的降将相助,其实力已远超当初的吕布。而我军……经历下邳之战的策应与消耗,兵力尚未完全恢复,且失去了北面的屏障,直接面对曹军主力……”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敌强我弱,态势急转直下。

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越是危急时刻,越需要清晰的头脑。

“情报的可靠性如何?”

“多方交叉印证,消息来源包括我方潜伏人员、被俘后反正的徐州旧吏、以及部分不满曹操统治暗中传递消息的本地士人。曹军斥候的活动和营垒的构筑,更是我方斥候亲眼所见,绝无虚假。”青锋肯定地回答。

“曹操的主力目前集中在何处?可有明确的进攻时间表?”

“主力仍在小沛一带整顿,看似并未立刻南下。但其前锋部队已向小沛西南方向移动,似有控制泗水一线、威胁我沛国侧翼的意图。至于进攻时间……尚不明确。有人分析,曹操可能利用冬季休整,待来年开春再大举进攻。但也有人认为,曹操可能趁我军立足未稳、士气受吕布败亡影响之际,发动冬季攻势,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以曹操用兵之诡,不可不防。”

冬季攻势……这并非不可能。曹操在兖州就曾多次打破常规,冬季用兵。对他而言,战机比天时更重要。

我闭上眼睛,脑海中迅速勾勒出徐州的地图。小沛在东北,彭城在西南,下邳更在其西。曹操若从小沛南下,可直扑彭城;若向东南,则威胁下邳,进而切断我军与豫州方向(若有)的联系,形成合围之势。无论哪种选择,对我们都极为不利。

更让我忧虑的是,曹操不仅带来了强大的军事压力,更带来了政治上的阴影。他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名正言顺。而主公刘备虽有皇叔之名,徐州牧之位亦是朝廷(在曹操控制下)承认,但在实力对比悬殊、且刚刚失去北方屏障的情况下,曹操随时可以找到新的借口,将矛头指向我们。比如,“勾结袁术”、“包庇逆臣”(如果他想罗织罪名的话),甚至直接宣布主公“割据一方,不尊朝廷”,挥师南下。

这不再是暗流涌动,而是惊涛骇浪即将扑面而来!曹操在小沛的整军经武,就是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

“我知道了。”我睁开眼,眼中已恢复了冷静,“青锋,你辛苦了。立刻传令下去:玄镜台徐州所有单位,转入最高戒备状态。不惜一切代价,严密监视曹军动向,尤其是其主力部队的调动、粮草运输路线、以及是否有谋士献策、将领异动等关键情报。任何风吹草动,即刻上报!”

“是!”青锋领命。

“另外,加强对徐州南部各郡县的内部监控。曹操擅长使用离间计和策反手段,必须严防地方豪强或心怀异志者与曹军勾结,动摇我军根基。”

“明白!”

“你先下去休息,补充体力,随时待命。”

“喏!”青锋再次行礼,迅速退下。屋内只剩下我和貂蝉,以及那盆似乎燃烧得不那么旺盛的炭火。

貂蝉走到我身边,轻声问道:“陆将军……是不是,曹操要打过来了?”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经历过长安的炼狱和吕布的败亡,她对战争的残酷有着切身的体会。

我转过头,看着她忧心忡忡的脸庞,心中那份刚刚升起的温情被严峻的现实冲淡,取而代之的是沉重的责任感。我不能让她再经历一次家破人亡的悲剧。

“是的。”我没有隐瞒,也没有刻意安抚,只是平静地陈述事实,“曹操在下邳整顿兵马,兵锋所指,正是我等。徐州……恐怕又要面临一场大战了。”

我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凛冽的寒风立刻灌了进来,带着肃杀的气息。远方的天际线在冬季的薄暮中显得格外阴沉,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小沛城破,吕布身死,但这并非结束,而是一个更危险阶段的开始。曹操这头猛虎已经挣脱了枷锁,将目光投向了整个徐州。而我们,必须在这头猛虎扑上来之前,做好万全的准备,哪怕……希望渺茫。

“必须立刻将此情报禀报主公和军师。”我低声对自己说,心中已经开始盘算下一步的行动。“还有云长、翼德将军……防御部署必须立刻调整。时间……不多了。”

曹操的威胁,不再是遥远的传闻或潜在的可能,它已经具象化为小沛城外那整装待发的十万大军,化为刺探边境的锐利斥候,化为步步紧逼的营垒哨卡。这股力量,正像乌云一般,缓缓却坚定地向我们压来。

徐州的冬天,骤然变得更加寒冷刺骨。而属于我们的真正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