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升米恩斗米仇(2 / 2)

屋内,寇大山目光威严,一句“可懂?”掷地有声。几位先生忙不迭应下,暗自庆幸柳二顺这官家子弟还算听话。寇大山紧接着又严肃交代,让世子识字、习字、掌握待人接物规矩,牢记侯府家谱、姻亲关系谱等,他打算留柳二顺在此学上两年再带其回京,就怕儿子被京城势利眼笑话、戏弄。安排好儿子的事,寇大山起身出门。这几日,他总在“乡味”不远处的茶楼,默默观察柳杏儿、柳福川和姜氏,望着三人忙碌又温馨的模样,他的心情五味杂陈 。

寇大山满心懊悔,刚找回的孙女儿人才出众,本有嫁入高门的潜力,如今却只是个都头娘子,还带着三个继子,实在委屈。女子和离吃亏,二嫁难寻好归宿,权贵人家基本无望,多是纨绔子弟。寇大山心疼孙女,寻思着不嫁豪门,嫁个寒门进士也不错,年轻帅气还是头婚,还能让孙女诰命加身。他悔恨自己没早发现问题找回孙女,致使她被柳家拿去抵债。虽儿子心软为柳三财求情,可柳家那个中风老头儿,寇大山绝不放过,已下令每日在其身上烙下与儿子岁数相同的烙印 。

茶楼里,寇大山望着窗外,思绪翻涌。中风的柳老头儿正遭受烙铁上身的剧痛,他后悔不迭,怪自己听了老婆子的话,贪钱作孽,更后悔没对老二好点儿。另一边,寇大山看着机灵的孙子福川,心中暗喜,这孩子头脑聪慧,算账利落,颇有读书的天赋,是个不可多得的苗子。可儿子不懂事,竟与孙子断了关系还将其过继。寇大山觉得,只要自己开口,福川定能重回身边。再瞧姜氏,寇大山眉头紧皱,认定她绝配不上自己儿子,当世子夫人甚至当妾都不够格。他当初答应柳二顺,不过是权宜之计 。

寇大山心中憋着一股气,他绝不容许安阳知府郭雄搅散儿子和姜氏。心中有了定计后,他踱步来到乡味。刚迈进铺子,就听到福川欢快大喊:“我们卖完啦!这位老爷想买明天请早!”福川最爱看到铺子东西早早卖完,因为这意味着铺子盈利。而寇大山却笑眯眯开口:“老夫不是来买东西的,老夫是来找你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