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十四年孟夏,天津机器局的蒸汽差分机喷出白雾,李鸿章握着英国产镀银量尺敲击齿轮,抗磁砂涂层在阳光下泛着青灰——这涂层配方来自曼彻斯特的化工报告,却被匠人私下掺入西域矿粉。「朝鲜送来的打糕样本,」他将糯米碎屑撒在德国制磁石镇纸上,颗粒因磁场排列成平壤粮仓轮廓,「松烟墨含四氧化三铁,果然逃不过西门子的磁敏仪。」
容闳递来釜山港的加密电报,三菱财阀商船的「人参」货单下,用电报码译出「樱雪砂到货三吨」。李鸿章转动量尺,尺身「忠孝」刻纹与镇纸龙纹形成精确的四十五度夹角——这角度由伦敦产三角函数表校准,桌面的英国制磁石地图上,鸭绿江区域自动显影出铁锚堂标记的「隐田率百分之四十三」。他指尖抚过镇纸边缘的英文刻痕,想起总署档案里夹着的先朝《数据治国备忘录》残页。
汉城送来的季度粮册摊开在案,李鸿章用法国产放大镜审视「耕牛存栏三万头」的记录。墨水中的铁离子在磁石镇纸下显映出铁锚堂的警告:「隐田率修正值百分之六十七」——这修正算法源自先朝《算理误差校准表》,却被他包装成海关新引进的「西洋插值法」。「通知平安道领事馆,」他向译电员口述指令,「牛群检疫报告用伦敦通用密语,附明治维新前的朝鲜耕地图。」
窗外传来蒸汽钟的轰鸣,天津港的英国商船正卸下最新的磁石检测仪。李鸿章起身望向墙上的《东亚算理布局图》,图上用不同颜色标注着抗磁砂矿脉:清国控制的西域矿区用朱砂笔圈注,朝鲜区域则覆盖着半透明的英国产硫酸纸,隐约可见先朝《西域算理图志》的水墨底纹。他伸手轻触朝鲜半岛位置,玻璃镇纸下的抗磁砂颗粒突然聚成箭头,指向鸭绿江边的义州城——那里新漆的城墙用了德国抗磁涂料,却被神机营探知掺有先朝流失的竹碳矿化技术。
「中堂,」容闳呈上汉阳兵工厂的改建图纸,「德籍工程师建议用西门子差分机校准炮位,预算需增加三成。」李鸿章接过图纸,角落的「先朝二十五年制」火漆印已被巧妙覆盖为「克虏伯1886」钢印。他拿起美国产钢笔签署批复,笔尖在「准用洋器校准」后停顿,添上「但需保留三成手工测算」——这是给铁锚堂的暗语,确保先朝传下的算理技艺仍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