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陶巧儿:一路功德行17(1 / 2)

每天,前来寻求帮助的人络绎不绝,有因天灾失去家园的流民,有身患重病却无力医治的穷人,还有那些被权贵欺压、走投无路的百姓。陶巧儿总是耐心接待,仔细记录下他们的需求,尽自己所能提供援助。

一日,慈善机构收到一封特殊的信件。信是从遥远的南洋岛国寄来的,信中提到,当地正遭受一场神秘疫病的侵袭。

这种疫病传染性极强,患病者浑身长满红疹,高热不退,痛苦不堪。岛上的医疗条件极为落后,根本无力应对这场灾难,百姓们在绝望中挣扎,死亡人数与日俱增。

陶巧儿看完信,心情沉重无比。她深知疫病的危害,若不及时控制,整个岛国的百姓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于是,她立刻召集慈善机构里的医者,商讨应对之策。然而,医者们对此疫病闻所未闻,一时也束手无策。

陶巧儿没有退缩,她一头扎进医馆的古籍堆中,日夜查阅资料,希望能找到关于这种疫病的线索。

同时,她派人四处打听,寻找对南洋医术有所了解的人。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得知一位云游归来的老郎中曾在南洋见过类似病症。

陶巧儿亲自前往拜访老郎中,虚心请教。老郎中被她的诚意所打动,将自己所知倾囊相授。

根据老郎中提供的线索,陶巧儿和医者们开始研制治疗疫病的药方。他们日夜守在医馆,反复试验,不断调整药方的配比。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终于研制出了一种有效的药剂。

带着药剂和慈善机构的物资,陶巧儿踏上了前往南洋的船只。一路上,风浪汹涌,船只在波涛中颠簸起伏,陶巧儿晕船晕得厉害,吃不下任何东西,但她始终咬牙坚持着。

抵达南洋岛国后,眼前的景象惨不忍睹。街道上冷冷清清,房屋门窗紧闭,偶尔能听到从屋内传来的痛苦呻吟声。

陶巧儿顾不上休息,立刻带领随行医者投入救治工作。他们挨家挨户地走访,为患病百姓送去药剂,悉心照料。

然而,救治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当地百姓对这些外来者心存疑虑,担心他们居心不良,不愿配合治疗。

陶巧儿便耐心地向他们解释,亲自示范药剂的使用方法,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姓的信任。

在救治过程中,陶巧儿还发现疫病的传播与当地的卫生条件密切相关。于是,她组织百姓清理街道,掩埋尸体,改善环境卫生。

同时,她还传授百姓一些基本的防疫知识,如勤洗手、戴口罩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患病百姓的病情也逐渐好转。

百姓们对陶巧儿感恩戴德,视她为救命恩人。当陶巧儿要离开时,百姓们纷纷前来送行,他们献上自己亲手制作的礼物,表达对她的感激之情。

回到京城后,陶巧儿并没有沉浸在赞誉之中。她深知,世间还有无数的苦难等待着她去化解。

她开始着手完善慈善机构的救助体系,培养更多专业的救助人员,以便在未来面对各种灾难时,能够更迅速、更有效地伸出援手。

她的身影依旧忙碌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为那些身处困境的人们送去希望与温暖,用自己的力量诠释着大爱无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