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一年里,李贺一方面加大了对理科学习的钻研力度,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力求将每一道难题都攻克。夜晚的台灯下,他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书本上的字迹密密麻麻。另一方面,他也丝毫没有放松对阅读的热爱以及对大量文学着作的涉猎。父亲为了支持他,给他订阅了《人民文学》《作文选刊》《中学生数理化》等诸多报刊杂志。这些读物就如同知识的宝库,为他打开了一扇扇通往不同世界的大门,帮助他在文学和理科学习方面都能够有所进步。
李贺在强化阅读、追求精读的同时,对于一些优秀的作文,他采取了背诵的方式,将其中的精华深深地印刻在自己的脑海中。图书馆里,高大的书架林立,他穿梭其中,寻找着心仪的书籍。对于《人民文学》上的每一篇文学作品,他都怀着敬畏之心进行了深入研读。其中有一篇将近 3 万字的乡村文学作品,更是让他如痴如醉。他花费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一遍又一遍地朗读。在这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他努力强记博文,直至能够倒背如流。
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进行大量阅读的同时,李贺总是将阅读笔记本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一旦遇到美妙的句子、精妙的词语,他便会毫不犹豫地随手记录下来。并且,他还会利用课余的零碎时间,把那些好词的意思彻底弄明白,进而遣词造句,构思写作。他将那些好句子精心拓展成一个个生动的段落,日日夜夜都沉浸在思考与创作之中,如此这般千锤百炼,他的写作水平提高得极为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