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师范校园的时光长河里,李贺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散发着与众不同的光芒。他性格颇为孤僻,就像遗世独立的孤雁,不管是在课上回答问题时,众人积极踊跃发言,他却总是沉默片刻后,才缓缓起身,用略带沙哑却坚定的声音作答,回答完毕便迅速坐下,眼神又落回书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还是课余开展活动,校园里到处是同学们嬉笑玩闹、成群结队的身影,李贺却喜欢一个人独处,或是在图书馆的角落静静阅读,或是在操场的角落望着天空发呆。
在整个学习生活中,李贺的成绩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理科于他而言,仿佛是一座难以翻越的高山。冬学段时,他卯足了劲,每日清晨天还未亮,窗外的天空还布满着星星,校园里一片寂静,李贺便借着床头那盏昏黄台灯的微弱灯光,轻轻翻开理科课本。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定理在他眼中如同神秘的密码,他眉头紧锁,嘴唇微微蠕动,努力地钻研、推导,笔下的草稿纸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夜晚,室友们都已进入梦乡,均匀的呼吸声此起彼伏,他还在台灯下对着习题冥思苦想,草稿纸用了一张又一张,揉成的纸团在垃圾桶里越堆越高。然而,期中学业考试的成绩却如同一盆冷水,无情地浇灭了他的希望,代数仅仅及格,那刺眼的分数让他的心情跌入谷底,他望着试卷,眉头紧锁,眼中满是不甘与失落,双手不自觉地攥紧试卷,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文科成绩十分出色,尤其是在写作方面,他简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他对文学的热爱如同熊熊烈火,燃烧在心底。他积极投身于学校的社团活动,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怀着满腔的热忱,参与创办了文学社团——雏鹰文学社,并凭借出色的才华和坚定的信念,出任首任社长。社团成立那天,教室里挂满了彩色的气球,大家围坐在一起,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李贺站在讲台上,脸颊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声音略带颤抖却充满力量:“我们要让这颗文学的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那时,朦胧诗刚刚兴起,如同一阵清新的风,吹进了李贺的文学世界。他被那充满意象和隐喻的诗句深深吸引,特别是汪国真诗歌中蕴含的哲理与温情,更是让他痴迷不已。他一头扎进朦胧诗的海洋,如饥似渴地阅读、学习,那些优美的诗句仿佛是一把把钥匙,打开了他内心深处对诗歌创作的无限渴望。
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丰富而全面,特别是体育、音乐和美术课,为李贺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李贺对音乐和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音乐老师郭菊梅授课时,那悠扬的旋律从她的指尖流淌而出,如同山间清泉,叮叮咚咚。李贺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身体微微前倾,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世界里,认真地学习每一个音符、每一段旋律,课后也会反复练习,他的指尖在琴键上跳跃,努力弹奏出心中的乐章,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神却无比专注。美术老师刘立东的课堂上,色彩与线条交织成一幅幅奇妙的画卷,李贺听得格外认真,眼睛紧紧盯着黑板,仔细揣摩老师讲解的绘画技巧,从构图到色彩搭配,每一个细节他都铭记于心。他认真完成各项作业,那些精心创作的绘画作品,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习生活中,他在这两门学科上也成为了佼佼者,同学们对他的才华赞不绝口,时常围在他身边,欣赏他的画作,发出由衷的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