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晋绥军的溃败(2 / 2)

炉鼎(Np) 深仨品 1726 字 4天前

山沟里的惨状让久经沙场的老兵都倒吸冷气。冻硬的尸体摆成各种奇怪的姿势,有个小兵蜷缩在石缝里,怀里还抱着打空的机枪,手指头都冻在了扳机上。更远处,十几个晋绥军士兵围成一圈,中间是具军官尸体——他们是用身体护住长官的。

突然,岩石后头传来微弱的呻吟声。李云龙拨开灌木,发现是个腿部中弹的晋绥军上尉,正用绷带往树上绑手榴弹。

\"省省吧!\"李云龙一把夺过手榴弹,\"老子是八路军!\"

上尉愣了半天,突然\"哇\"地哭出来,鼻涕眼泪糊了一脸:\"我们...我们旅长说...说你们会补刀...\"

四、收容

临时救护所搭在背风的山坳里,十几顶帐篷在风雪中摇摇晃晃。陈嘉欣带着妇女会的姑娘们正给伤员喂热水,蒸汽在帐篷里凝结成水珠,滴答滴答地落在地上。

有个满脸是血的晋绥军伤兵突然打翻碗:\"滚开!**!\"

\"啪!\"李云龙反手一耳光,力道大得把对方打得歪在担架上:\"狗日的!救你命的是**!喂你喝水的也是**!\"那伤兵捂着脸,看见李云龙棉袄袖子上渗出的血迹——那是抬伤员时被岩石刮破的——突然不吭声了。

院墙根底下,百十个晋绥军俘虏蹲成一排。王有田挨个发窝头,有个老兵捧着热乎乎的窝头,突然哭了:\"长官...我们旅长说你们往窝头里掺锯末...\"

\"放屁!\"李云龙气得跳脚,从锅里捞起个窝头狠狠咬了一口,\"老子们自己都吃这个!你看清楚了,这是正经玉米面!\"金黄的窝头在他黑乎乎的手里格外显眼。

夜深了,陈长安查哨时听见草垛后有压抑的哭声。摸过去一看,是白天那个少尉正对着月亮发呆,手里摩挲着个鎏金怀表——表盖里嵌着张泛黄的全家福。

\"家在哪?\"陈长安问,递过去一根烟。 \"太原...\"少尉声音发颤,接过烟的手抖得厉害,\"两年没见了...\" \"想回去?\" 少尉突然激动起来,烟头在黑暗中划出一道红光:\"回去干啥?当汉奸?还是打内战?\"怀表\"咔嗒\"一声弹开,月光照在照片上——穿学生装的青年站在大槐树下,背后是\"国立山西大学\"的牌匾。

第二天清点战果时,赵政委愁眉苦脸地拿着账本:\"粮食不够吃了...伤员太多...\"他忽然压低声音,\"还有件事,昨晚有七个晋绥军军官偷偷跑了。\"

李云龙正要发作,突然哨兵跑来报告:\"俘虏营...俘虏营空了!\"

五、抉择

众人赶到操场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愣住了——千余名晋绥军官兵整整齐齐地站着,虽然衣衫褴褛,但腰杆挺得笔直。那个上尉拄着拐杖出列,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报告长官!独七旅二团请求加入八路军!\"

他身后,千把条嗓子齐声喊:\"打鬼子!不打自己人!\"声浪震得树上的积雪簌簌落下。

李云龙嘴张得能塞进鸡蛋。陈长安注意到,不少晋绥军士兵偷偷把青天白日帽徽扯下来,换上了早就准备好的八路军臂章——看来这场\"投诚\"早有预谋。

山坡上,新入伍的战士正在学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有个大个子总跑调,被教员罚唱十遍。细一看,正是昨天骂\"**\"的那个伤兵,现在唱得比谁都响亮。

陈长安和赵政委站在崖边眺望。远处,鬼子的膏药旗还在山口飘着,但已经不敢往前推进了。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一直延伸到新兵操练的场地上。

\"老赵,\"陈长安突然问,\"你说阎锡山现在干啥呢?\" 赵政委笑了,眼角挤出深深的皱纹:\"八成在写电报——'八路军策反我部官兵'...\" 两人哈哈大笑,惊起一群山麻雀。鸟群飞过操练场,翅膀的影子掠过那些刚换上八路军军装的年轻人。

夜幕降临后,李云龙拎着酒壶来找陈长安。两人就着花生米对饮,窗外的雪又下了起来。

\"老陈,\"李云龙突然压低声音,\"你知道那七个逃跑的军官去哪了吗?\" 陈长安摇头。 \"他们往太原方向去了,\"李云龙眼里闪着光,\"每人怀里都揣着咱们的边区票。\"

酒过三巡,李云龙醉醺醺地摸出张崭新的边区票,对着油灯照了照。票面上\"抗日必胜\"四个小字在灯光下泛着微微的红光,像是暗夜里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