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战略争论(1 / 2)

第一节:军事会议

临时指挥部的油灯在夜风中摇曳,将墙上那张布满标记的地图照得忽明忽暗。李云龙一脚踹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带进一阵刺骨的寒风,他肩上的军大衣还沾着未干的露水。

\"都他娘的什么时候了还开会?\"李云龙把马鞭往桌上一摔,震得茶缸里的水溅了出来,\"敌人离我们不到二十里地!\"

陈长安站在地图前,手指正停在一个用红铅笔圈出的山谷位置。他抬头时,油灯的光在他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正因如此,我们必须现在就决定下一步行动。\"

丁伟和孔捷前后脚进来,两人的脸色都不好看。丁伟的左手缠着渗血的绷带,孔捷的军帽下隐约可见一道新鲜的擦伤。指挥部很快挤满了各营连干部,狭小的空间里弥漫着汗臭、火药和血腥味混合的气息。

\"都到齐了?\"李云龙环视一周,目光最后落在角落里的电报员小张身上,\"还是联系不上师部?\"

小张摇了摇头,他面前的电台指示灯始终没有亮起。这个发现让房间里的空气又凝重了几分。

陈长安清了清嗓子,指向地图:\"根据侦察兵报告,敌军三个整编师正在形成合围之势。\"他的手指划过三条用红墨水标注的粗线,\"东面是第88师,南面是第36师,西面是新调来的第5机械化师。\"

\"兵力对比?\"丁伟突然问道。

\"我们现有战斗人员八百二十七人,轻重伤员一百五十三人,随行百姓六百余人。\"陈长安的声音很平静,但每个数字都像铅块般砸在众人心头,\"敌军总兵力约两万八千人,配备坦克十二辆,山炮三十余门。\"

指挥部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一个年轻的连长不小心碰倒了凳子,在死寂中发出刺耳的声响。

第二节:分歧显现

李云龙突然一拳砸在桌上:\"老子带兵打仗二十年,还没被吓破胆过!\"他抓起茶缸灌了一大口凉茶,\"要我说,就化整为零,跟狗日的打游击!\"

\"游击?\"丁伟冷笑一声,扯动了手上的伤口,疼得他龇了龇牙,\"老李,你看看外面那些伤员,看看跟着我们的老百姓!游击战是要机动性的,带着他们怎么游?怎么击?\"

李云龙的眼睛瞪得像铜铃:\"那你说怎么办?举手投降?\"

\"向北突围。\"丁伟站起身,用没受伤的右手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寻找主力部队汇合。只要突破第一道封锁线...\"

\"主力?\"孔捷突然插话,他一直在默默卷着烟卷,此刻抬起头,眼睛里布满血丝,\"老丁,电台坏了三天了。你知道主力在哪?说不定他们已经被打散了!\"

陈长安注意到李小虎悄悄溜进了指挥部,少年脸上还带着硝烟熏黑的痕迹。他不动声色地挪了挪位置,让李小虎能躲在阴影里旁听。

孔捷继续道:\"我的意见是就地建立根据地。\"他的手指点在地图中央的一片山区,\"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们可以...\"

\"可以等死!\"李云龙粗暴地打断他,\"敌人用不了三天就能把这里围成铁桶!到时候粮食吃完了,弹药耗尽了,大家抱着枪等阎王爷点名?\"

争论越来越激烈。主张突围的丁伟和支持游击战的李云龙几乎要动起手来,孔捷则坚持己见。指挥部里的温度似乎随着争论不断升高,陈长安注意到李小虎正用崇拜的目光看着争吵中的将领们。

第三节:太行山方案

当争论陷入僵局时,陈长安轻轻敲了敲地图。起初没人注意,直到他拿起茶缸重重砸在桌上,咣当一声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诸位,\"他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清晰可闻,\"我有个提议。\"

李云龙抹了把脸上的汗:\"有屁快放!\"

陈长安的手指移向地图西北角一片几乎空白的区域:\"转战太行山。\"

指挥部里瞬间安静得能听见油灯燃烧的噼啪声。丁伟最先反应过来:\"你疯了?那里是无人区!没有道路,没有补给点,连张像样的地图都没有!\"

\"正因为如此,\"陈长安平静地说,\"敌人不会想到我们会去那里。他们的包围圈正在收紧,但西北方向只有一个保安团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