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咸阳谍影(1 / 2)

咸阳城的暮鼓轰然鸣响,沉闷之声如重锤般砸下,惊起渭水河畔一群寒鸦。它们扑棱着翅膀,发出凄厉的叫声,朝着灰暗的天空飞去。此时,墨玄一袭黑衣,悄无声息地潜伏在栎阳工坊的屋顶,羊皮靴稳稳踏在瓦当上,没有发出一丝响动。

夜风裹挟着工坊内淬火的青烟扑面而来,那股刺鼻的气味让墨玄微微皱眉。青烟拂过他脸上醒目的胡族刺青,仿佛鬼魅的手轻轻滑过。远处工坊传来有节奏的敲击声,每一下都好似敲在他的心弦上。这声音,竟与三年前他在邯郸工室听到的量器铸造声惊人地相似,瞬间让他警觉起来。

他小心翼翼地贴着冰凉粗糙的夯土墙缓缓挪动,每一步都谨慎至极,生怕发出半点声响。他的指腹轻轻滑过墙缝,触到新填的红胶土。这红胶土的质地、触感,与当年在东武城查获的那批造假量器所用的材质分毫不差。墨玄眼神瞬间锐利如鹰,心中已然有了判断。

“秦人在仿制赵制量器。” 墨玄压低声音,将沾着铜屑的布帛迅速塞进竹筒,随后抬头望向咸阳宫高高翘起的飞檐,目光如炬,“你们看,第三排窗棂后的影子,握錾的手法分明是赵国工匠的习惯。” 他身旁的暗卫心领神会,迅速解下腰间的皮囊。皮囊里装着从工坊冒着极大风险偷来的陶范残片,在黯淡的光线下,断口处 “咸阳丞印” 的痕迹若隐若现,与之前在左贤王密信上见到的火漆印如出一辙。

几乎同一时刻,河西大营的烽火熊熊燃烧,明亮的火光将蒙骜的青铜面具映照得格外狰狞。蒙骜正亲自指挥他的胡汉混编军演练 “雁行阵”。前排的匈奴降卒身着皮甲,在火光的映照下,皮甲上赫然钉着的赵式狼头纹护心镜闪烁着寒光,显得格格不入。

当探马快马加鞭将这些情报传回邯郸时,赵括正在夜学馆授课。他手持竹简,耐心地教胡族学生辨认秦篆。听到消息的瞬间,他眼神骤然一凛,手中的断云剑下意识一挥,“咔嚓” 一声,斩断了案头的竹简。飞溅的竹屑纷纷扬扬地落在《胡汉律合》新添的 “战时量器防伪条款” 上,仿佛是不祥的预兆。

咸阳丞相府内,铜灯散发着昏黄的光,将范雎的影子投射在秦式屏风上,那影子扭曲变形,宛如一头蛰伏在黑暗中、随时准备扑食的猛兽。范雎手持玉杯,杯中晃动着赵国邯郸酿,酒香在空气中弥漫。

“墨先生可知,” 范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秦王胸怀宽广,愿与赵相平分天下,共享这大好河山。” 他的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墨玄腰间佩戴的狼头刀,那可是赵括特赐给 “黑冰台” 的令牌,意义非凡,“河套肥沃,产出的麦子品质优良;咸阳繁华,布帛精美绝伦。秦赵两国若能携手合作,互通有无,定能实现合则两利的局面。”

墨玄心中冷笑,面上却装出一副醉态。他踉跄了一下,伸手扶住漆案,酒液顺着他刻意染黄的胡须缓缓滴落,在案几上晕开一片湿痕。“丞相说笑了,” 墨玄舌头打着结,说话含糊不清,“我等赵人,向来只认量器上清晰的刻度,其他的…… 嘿嘿,实在难以轻信。” 就在他说话的同时,趁着范雎的注意力稍有分散,他的袖剑悄然弹出,如一道黑色的闪电,迅速挑开了范雎身后的暗格。

当《河套攻略》的残卷落入墨玄怀中的那一刻,他听到了范雎带着嘲讽的冷笑,这笑声混着更漏单调的滴答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刺耳:“果然不愧是赵括养的好狗,忠心耿耿,不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