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君,弩手已准备就绪!” 墨离的声音,从赵括身后传来。墨离,这个出身墨家的匠师,此刻正全神贯注地调试着改良后的弩机。他的眼神专注而认真,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手中这架凝聚着智慧与心血的武器,“依照您的吩咐,弩臂加长了三寸,经测试,射程可达百步之远。”
赵括轻轻点头,目光缓缓扫过营中那些忙碌奔走的士卒。他们搬运石块的动作略显笨拙生疏,显然是还未完全适应新的作战任务。然而,他们的眼中却闪烁着一丝前所未有的期待之光 —— 那是对新颁布的 “破阵赏” 制度的热切渴望。就在这时,赵括的目光不经意间瞥见角落里,几个老兵正神情庄重地擦拭着廉颇留下的青铜剑。那剑穗上的红缨,早已在岁月的侵蚀下褪色,变得黯淡无光,可他们依然将其系得工整细致,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老将军的敬重与怀念。
“墨离,” 赵括压低声音,轻声说道,“待此战结束,记得将廉将军的将旗妥善保管起来。我们今日所行的改革之举,绝非是要否定过去,而是为了让赵国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走得更远、更稳。”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对廉颇这位老将深深的敬意与感慨,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推行改革、带领赵军走向胜利的信念。
话音未落,秦军那如雷霆般震耳欲聋的战鼓声,已滚滚逼近。赵括猛地举起令旗,他甲胄上的山形纹,在暮色中闪烁着冰冷的寒光,仿若即将出征的战神:“放箭!” 刹那间,万箭齐发,利箭划破长空,发出尖锐的呼啸声,宛如一场遮天蔽日的黑色暴雨,向着秦军汹涌倾泻而下。那密密麻麻的箭雨,带着赵军此刻满腔的决心与勇气,如同一群黑色的死神,扑向敌军。
而在战场的另一侧,陷阵司马率领的三千骑兵,正如一群潜伏在黑暗中的鬼魅,悄然潜行,静静等待着出击的信号。他们胯下的战马,身姿矫健,四蹄刨地,发出沉闷的声响,似乎也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蓄势待发;骑兵们手中紧握着锋利的长矛,矛头在黯淡的光线下闪烁着寒光,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警惕与期待,仿佛一群等待着猎物出现的饥饿猛兽。
秦军在赵军突如其来的箭雨攻击下,原本整齐的阵型瞬间出现了混乱。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躲避着如蝗般的箭矢。然而,秦军毕竟久经沙场,训练有素,短暂的混乱之后,他们很快便重新组织起来,呐喊着口号,继续向着赵军营地勇猛推进。赵括站在了望塔上,目睹着秦军的反应,心中暗自思忖,这场战斗远比想象中更加艰难、更加残酷。
他紧紧握住手中的令旗,大声嘶吼道:“准备第二轮箭雨!” 随着他的命令下达,弩手们迅速行动起来,熟练地重新装填箭矢,动作一气呵成。他们的眼神坚定,透着无畏的勇气,准备再次给予秦军致命的打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名士兵突然指着远处,大声喊道:“武安君,快看!秦军的粮草车!” 赵括顺着士兵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秦军后方,那一辆辆满载粮草的辎重车,正缓缓移动,犹如一条蠕动的黑色长龙。他心中猛地一动,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扭转战局的绝佳机会。
“墨离,即刻派人手持火箭,射击秦军粮草车!” 他果断地发出命令,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墨离领命后,迅速挑选了一队精锐士兵,手持特制的火箭,借着战场的混乱与夜幕的掩护,悄然朝着秦军粮草车的方向潜行而去。
当第一支火箭带着炽热的火焰,精准地射中秦军的粮草车时,瞬间,火光冲天而起,浓烟滚滚升腾,仿佛一朵盛开在黑夜中的巨大蘑菇云。秦军阵营顿时陷入了更大的混乱,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呼喊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乱成一团。赵括站在了望塔上,听到身后传来赵军此起彼伏的欢呼声。这欢呼声,并非因为斩杀了多少敌军,而是因为他们成功完成了第一个 “破阵” 任务,初尝新制度带来的胜利喜悦。
“出击!” 赵括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战机,高高举起令旗,用尽全身力气大声下令。陷阵司马率领的骑兵,犹如离弦之箭,风驰电掣般冲了出去,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直插秦军侧翼,迅速截断了秦军的退路。与此同时,赵军的步兵们也纷纷从壁垒后奋勇冲出,呐喊着冲向秦军,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近身厮杀。一时间,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动地,刀光剑影闪烁交错,鲜血染红了大地,一幅惨烈的战争画卷在夜幕下徐徐展开。
赵括站在了望塔上,紧张而专注地注视着战局的瞬息万变。他的眼神坚定而冷静,不断地根据战场形势调整着战术,指挥着赵军的每一次行动。他时而挥动令旗,调动兵力;时而大声呼喊,下达新的指令。在他的指挥下,赵军如同一台精密运转的战争机器,有条不紊地向着胜利推进。
秦军在赵军的猛烈攻击下,逐渐陷入了劣势。但他们毕竟是秦军,素有 “虎狼之师” 的威名,即便身处绝境,依然顽强抵抗,不肯轻易认输。双方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惨烈拉锯战,每一寸土地的争夺,都伴随着无数的鲜血与生命。战场上,尸体堆积如山,宛如一座座由血肉铸就的小山丘;鲜血汩汩流淌,汇聚成一条条暗红色的溪流,仿佛在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赵括深知,在这关键时刻,绝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他亲自走下了望塔,踏入战场,手中挥舞着长剑,大声呼喊着:“赵军将士们,今日我们为赵国而战,为荣耀而战!胜利就在眼前,冲啊!” 他的声音,在这喧嚣的战场上回荡,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如同激昂的战歌,激励着每一位赵军将士的斗志。
在赵括的激励下,赵军将士们士气大振,仿若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们眼神中燃烧着熊熊的战斗火焰,如同一群猛虎下山,势不可挡,向着秦军发起了最后的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