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案牍劳形(2 / 2)

赵括得知此事,决意亲自微服暗访。他换上一身粗布短衣,腰间别着一柄普通木柄剑,隐没在邯郸熙熙攘攘的市集中。他在人群里穿梭,目光敏锐,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很快,便发现了郭开余党的钱庄。钱庄内,掌柜正忙得不可开交,用三种不同刻度量器收税:给汉人用秦制斗,给胡商则用小两成的私制斛,可在给官府报送的账册上,却堂而皇之写着标准赵制量器数据,公然欺上瞒下。

赵括猛地亮出狼头纹令牌,钱庄内瞬间乱作一团。此刻,掌柜正用刻着匈奴文的竹简记录黑市交易,墨迹未干的 “市租” 二字,与相府收到的绿简笔迹丝毫不差,铁证如山。

“量器监正缺人手校准旧斗斛。” 赵括目光冷峻,指着钱庄庄主,对身旁侍卫说道。庄主旋即被押入监牢。赵括走进监牢,断云剑指向墙角堆积如山的问题量器,冷冷开口:“你每校准一个,就在竹简上刻个记号。” 此后,监牢石墙上,很快布满密密麻麻的刻痕。这些刻痕,有的是工整秦篆,有的是歪扭匈奴文,仿佛是囚犯们在绝望中发出的无声呐喊。

时光悠悠流转,第一批规范的双语账册终于从代郡送达。赵括仔细翻看,见绿简上匈奴文与秦篆严丝合缝,记录详实准确。胡族文书在附信里还画了个俏皮狼头,写道:“太守如今用羊角纹算羊,用马蹄印算地,比我们还娴熟。” 与此同时,尸佼的算筹统计法也在各郡县全面铺开。不同长度算筹在案几上排列组合,恰似战场上变幻莫测的军阵,暗藏无尽智慧与秩序。

相府的新政档案室里,三色竹简依郡县、年月整齐码放。高大简架上,竹简层层叠叠,记录着赵国各地大小事务。赵括每次走过这些简架,总会不自觉伸出指尖,轻轻摩挲刻着不同文字和符号的竹简。此刻,他仿若能听见整个赵国的心跳,感知国家发展的每一次脉动。绿简上的羊角纹记录着胡族牧场兴衰,黄简上的秦篆书写着汉地农田丰歉,红简上的紧急军情则如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警醒着赵国面临的危机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