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林代玉记起对武家玉老一辈人的恩情和对妹妹亲切的关系(“四少爷”生前就留下了林代玉和武泽天母亲兄妹俩)把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都告诉了武家玉夫妻俩,林代玉说:“你们要领走就领走,不领走也行;要把姓调过来也行,不调过来也行;要认也行,不认也行。翻里调面是金刀割不断的亲戚。”。
这个时候的武家玉决定要把林银花领回来,把姓也调过来,就找到张善仁说明了一切情况,要张善仁以武泽天“干爷”的身份去领林银花,张善仁坦然地说:“这个事情我知道的早——我知道林代玉家里有个女孩子叫野花,是你家双胞胎里的一个,而且是大的一个。就是我偶然说漏了嘴,把这个孩子的下落说出去,吕德秋去过林代玉家里也见到了这个孩子,你被吕德秋绑走揪斗以后要上报公安部门枪毙你——我一句话弄出人命关天的事情,后来事情虽然平息了,从此我管好自己的嘴,以防‘说者无意听者有意’再借机制造出是非来。”,张善仁一口气说了很多话,累的上气不接下气,喝了一口茶,舒缓了一会儿继续补充说:“后来,我掐指一算,这个孩子命硬,会伤害父母的性命——如果在家里特别是姓了林,就一定出事情——我当时没有给你说,老人们常说‘脚长粘露水、嘴长惹是非’,少说话不死人——咱们是‘干亲’,是你十分信任我,该说的还是要说——况且现在造谣生事的年代已经结束了。”。
武家玉听过张善仁的一席“忠言”就放弃了去领女儿林银花回来和改姓的念头,把心事装在心中,也在武家玉夫妻心里和心理留下了痛苦不堪。
一直到林银花出嫁的时候,林代玉这才把林银花的身世经历一五一十的讲给林银花,然后与林银花商议让武家玉夫妻俩来参加林银花的“出阁”仪式,但是,倔强的林银花不同意自己的生母生父相认和参加婚礼,否则,林银花说她就出门流浪永不归家,让林代玉也见不到,林银花告诉林代玉:“在我父母心里我已经被狼吃了,在你心里我就是你的女儿,姓林不姓武。”——这是林代玉娇生惯养林银花的结果和恶果。
林代玉把林银花视如己出、精心抚养,一直到“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分田分地真忙”,大家各种各的田、各挣各的钱,很多时候亲戚见不到亲戚、熟人见不到熟人。
林银花长在深山人不知。林代玉养羊种地,早出晚归,勤俭持家,有钱有粮的时候约风水请阴阳,瞅地理看山头,拉绳子搁针盘,就在旧窑洞附近气气派派的修建了一院子新屋,林代玉出门穿戴整整齐齐、林银花也打扮得花枝招展。
林银花到了上学的年龄,只跟着林代玉去了一天学校,报了名领了书就再也不去学校,林代玉就也拿她没有任何办法,就依了林银花。
渐渐长大的林银花心灵手巧,林代玉发现林银花把领到的课本剪成鞋样,学着做起鞋子,每年给林代玉和自己做两双鞋子,穿在脚上很合适、很舒服、很体面,林代玉打心眼里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