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玄武关的总兵,姓刁名应祥,他的妻子已经亡故,膝下只有一女,名叫刁月娥,年方十八,尚未成亲。这刁月娥文武双全,幼时曾拜金刀圣母为师,学习兵法。她使用一对双刀,还有一个摄魂铃。上阵之时,只需将这摄魂铃一摇,敌人的魂魄便会被摄落,不战自死。后来金刀圣母离去,便将金铃交给了女徒弟刁月娥,让她镇守关门。
这一天,刁应祥与女儿商议道:“大唐起兵前来,一路势如破竹,夺取了许多关塞,这可如何是好?” 正说着,忽然有小番前来禀报:“启禀老爷,大事不好!唐兵已经攻破朱雀关,如今已到关前了。请老爷早做定夺。” 刁应祥听了,勃然大怒,说道:“竟有这等事?再去仔细打听!” 小番领命出去。刁应祥立刻传令,吩咐大小三军:“明日与唐兵交战,必须三更做饭,五更披甲,天明出战。如有违抗军令者,立刻斩首!” 众将领命,当夜无话。
到了第二天天明,总兵刁应祥升帐,点齐队伍,一声炮响,打开关门,冲出阵前。他抬头望去,只见唐营扎得十分坚固,旗帜分为五色,号带随风飘扬。刁应祥传令:“先锋番将红里逵,出马讨战!” 红里逵领命,手持大刀,飞奔到唐营前,大声叫道:“快叫有本事的唐将出营与我会战!” 有探子赶忙将消息报入营中。
此时,元帅正打算攻打玄武关,恰好尉迟青山解粮来到,他上前参见元帅。这时,探子来报:“启禀帅爷,玄武关总兵派先锋红里逵前来讨战。” 元帅问道:“哪位将军愿意出战,去会会他?” 尉迟青山站了出来,说道:“小将刚到,还未曾立功,愿去会会此阵。” 元帅见他骁勇善战,又是将门之子,心中十分满意,说道:“将军出去,务必小心。” 尉迟青山领命,出营上马,提鞭冲到阵前。
红里逵抬头一看,见营中出来一位将军,只见他头戴乌金盔,身穿黑铁甲,骑着乌龙马,黑脸无须,手持钢鞭,威风凛凛地冲到面前。红里逵大喝一声:“来将少催坐马,速速通下名来!” 尉迟青山见了红里逵,只见他红面青须,身穿红铜甲,骑着红昏马,手持大钢刀。尉迟青山说道:“你要问我之名?我乃镇国公尉迟宝林的长子爵主,大元帅薛的解粮官,尉迟青山是也。我从不斩杀无名之将,你也快快通名来!” 红里逵说道:“我乃玄武关总兵官刁帐下的前部先锋红里逵。你原来是尉迟蛮子的孙子,在中原倒也听闻过你的名字,可如今到了西番,这里可轮不到你逞强。” 说罢,催马向前,提起大刀,朝着尉迟青山劈面砍来。
尉迟青山见刀砍来,不慌不忙,将手中钢鞭往刀上轻轻一挥,那刀竟反弹回去,朝着红里逵自己的头上打去。红里逵见状,大喊一声:“不好!” 急忙回马就跑。尉迟青山哪里肯放过,大喝一声:“哪里走!” 抡起竹节钢鞭,朝着红里逵的后背狠狠打去。红里逵惨叫一声:“我命休矣!” 躲避不及,被钢鞭正中后背,口吐鲜血,伏在马鞍上拼命逃走。
刁应祥在旗门下看到这一幕,顿时大怒,挥动手中的降魔棍,拍马飞奔到阵前,大声喝道:“休得无礼!我来也!” 这一声大喝,犹如半天中响起一个巨雷。不知这二人交战胜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