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试用烤窑炉,一共做了八十个蛋黄酥,一百个红豆绿豆酥。
所有的咸鸭蛋已经全被用完了,要想吃咸鸭蛋就得等个几天了。
杜贞念问她:“你这是要准备开点心铺子?”
杜冬云:“姐,我们只是试试,看能做出什么好吃的来,没打算开铺子。”
杜贞念看这些红豆绿豆酥和蛋黄酥,在心里算了一笔账,鸭蛋,白面,猪油,红豆,绿豆,还有糖,这些东西无一不精,一口气做这么多出来,就是京城里的富贵人家也不敢这么造啊。
刘小冬:“我是想先看看能不能做出来,再让大家都尝尝口味怎么样,至于铺子……”她歪头想了想,“也不是不可以开。”
刘小秋吃了一块红豆绿豆酥,说道:“可是这红豆绿豆酥的成本太高了,都是白面猪油和糖,寻常铺子可不敢这么放,你打算开了铺子卖多少价钱呢?卖给谁呢?多久才能回本?”
杜冬云一开始根本没想到可以开糕点铺子,所以会下意识反驳她姐,但刘小冬又说也不是不可以开,于是小脑袋立马转起来,一霎时,便有了好几个主意。
杜贞念自从亲自参与规划腐乳作坊以后,就对开铺子做生意这个事就上心了许多,这种事做多了就有点上瘾,因为有成就感。家里的铺子她以前参与管理过,但都是宋若梅为了锻炼她掌家所要求学的,没有深度参与,这回亲自参与建设作坊,又详细跟过腐乳的制作过程,这心得体会比她前十八年见过的所有铺子都多了,自然是想开一个铺子来练手。
作坊在后,铺子在前,作坊生产东西拿到铺子里卖,这才是一个理想的生意模式。比一些倒卖的要赚得多,当然,其中风险也要大许多,而且人也要更累一些。
但是杜贞念却觉得这种自己层层把关的参与感才是最令人兴奋的。而且她还能自己培养下属。
这段时间在房家洼,她亲自挑选佐料,研磨,捂豆腐,腌制,按照比例细致地制作腐乳。这种身临其境般的深度参与一个事物的全部过程,让她对开铺子做生意这个事有了新的看法。
以前她只知道,做买卖就是低买高卖,赚差价,现在她想的是,不管怎么卖,要有新鲜的特质,要参与到人的衣食住行中去。
这也是刘小冬跟她说的,人活一世,大多数人都在为了吃饱穿暖而汲汲营营,富贵人家纵然有能别的追求,可普通百姓一生都难以走出吃饱穿暖这两个桎梏。
这个时代,粮食产量低,粮食品种少,要肉没肉,要菜没菜,要田没田,要钱没钱,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是极度乏味又贫苦的。
是这地太少了吗?不是,是他们拥有的地太少了。
如何在这么少的地里变出饱腹的东西,就成了磨灭他们生活和意志的唯一消耗品。
所以刘小冬说,想做些普通百姓吃的起的。于是就做了腐乳。
杜冬云的话打断了沉思的杜贞念。她对刘小秋说:“小秋姐,你把眼光放远一些,这些东西虽然用料成本高,但也不是没有人愿意买的。我们吃不起,自有人吃得起的。当河县吃不起,梁阳府呢?大周这么多府城,每个府城都有多少富贵人家啊。还有京城呢?那可是勋贵成群的地方啊,随便撞个人都能掉地上三两碎银,一块小小红豆酥,他们可太吃得起了。”
杜贞念心念一转,对啊,就连她好像也掉入了自己的误区,亏自己还是去过京城的呢,怎么就没想到把铺子开到京城去呢?
刘小冬面上表示惊讶和惊喜,但内心却在不住点头,高兴地看着自己捂着的好东西终于被掀开了一角。
她这个后现代的人,可早就想到这一点了,但是她不能说,因为她从来到这里就做了很多“出格”和“出乎意料”的事了,所以她要引导周围的人自己说出这些话来。
难道她不想去京城开个糕点铺子,狠狠地赚那群勋贵的钱?
不,她太想了,但是她想归想,凭她自己的想和这一手好手艺,她完全没办法在京城顺利开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