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她不喜欢专司教化坊这个名字,她情愿喊它教化专司,再不济直接叫“过水镇法治文化广场”。
按她的理解,不要建房子,直接铺设一块能容纳几百人到一千人的露天广场就好。
省事,方便,人员好聚好散,还不用多花冤枉钱。
她这想法一说出来,杜冬云和杜贞念率先支持,忙要派人去镇上通知她爹。
刘小冬倒没想到这俩人今天行动力这么强,她以为大家只是在一起吐槽呢。
不过这建议确实可以用,于是又补了一些想法,刘礼秋一一记下来之后,杜贞念就派人跟着刘树去了镇上。
杜庭正在跟大家伙商议这个事程呢,大家各抒己见,地方选在哪,房子要建多大,人员要添置几个,时间选在什么时候……
令这位县令大人没想到的是,这一群老头子商量起事情来,也是吵闹得很。
往常他老听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今天他算见识到了,三个老男人搭起来的台子比女人的戏台可高多了。
刘树和自家仆人的到来,解了杜庭的燃眉大急。
呃,好吧,他其实是被吵得有些烦,倒没有太急。
杜庭看完刘礼秋记录的这些建议,心里畅快地下直拍大腿,这什么法治文化广场,可太深入人心了。
点题又直接,没有比这几个字再适合又通俗的了。
他把这建议给在座的各位传看,大家一通看下来,不得不佩服房家洼人的智慧。
几个老秀才再一次面面相觑,感觉自己又踩到了县令大人的尾巴。
不过杜庭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反应,就着这个纸上的建议,跟在座的各位快速地商议了一下。
既然是要建大的露天广场,那过水镇里就不再适合了,因为没有多余的地。
最后老王头王满提议,把广场建在昨天那群小姑娘遇到那村里人的地方。
正巧那块地有一部分是空地,往西下去就是大当河的河滩子。
利用空余的河滩地,不占用农田,离镇上和附近的村子也近,又能作为大当河边上的一个地标,最主要这边地方空旷,稍微修建一个高台,人站上去就能俯视远方,而且聚集的人没有限制。
不占农田,村镇交通要地,空旷,好聚好散。
这几个优点在合适不过,杜庭也觉得很好,那块地方就在当河县进入房家洼的路上,顺着大路就能四通八达,再方便不过。
杜庭一锤定音,这个“过水镇法治文化广场”就彻底定下来了。
几个秀才便准备立即找人去划定地方,把河滩子垫起来,再修建一个牌坊,过水镇村民专司教化坊暨法治文化广场就建成了。
小秦秀才当场取来笔墨,杜庭端正地写下“过水镇法治文化广场”九个大字。
他对小秦秀才说道:“回去后我会派典史和巡检过来配合你的工作,年底之前,你们先拟出一份文书,从明年上元节之后,便可以把这事做起来了。”
小秦秀才连忙应是,挺直腰杆向他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