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老刘头和刘树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一个不好的消息。
小秦秀才的私塾收学生,但现在不收,要等到年后再收下一批。
可只收男孩,不收女孩。
刘树有些无奈地说道:“那秦秀才说了,来他私塾读书的孩子都是立志要考科举的,不能让女人污秽了这神圣之地。”
刘小冬脸色当场就变了,瘦小的黄色小脸肉眼可见地黑了两度:“真是个道貌岸然的假君子,女子污秽,他还是他娘生的呢?我看他才污秽,他就是茅坑里的屎泡子。”
刘树见她女儿脸黑成包公,气急败坏地大骂,身上汗毛直竖,连忙上手捂住了她的嘴。
“我的老天爷啊,你大人有大量不要跟小孩子一般见识啊。”
然后拖着四处乱蹬的刘小冬进了屋:“我的姑娘啊,你是怎么了,怎么跟鬼上身一样,一下子乱吼乱叫起来了,你可吓死爹了。”
刘小冬被他爹捂嘴的时候就一下子反应过来了,刚才的她有些过激了。
在她的星际国家里,无论男女,都有全年龄段的义务教育。她从一开始想让家里人都读书开始,就没落下过女孩子,虽然想过难,但没想到会这么明目张胆地歧视女性。
士可忍孰不可忍!
她一下子就暴跳如雷,女子污秽,满是臭男人的私塾圣洁?
啊!我去你爹的圣洁,一群藏污纳垢的伪君子而已。
“以后谁也不许去这家私塾读书,遇到这家人也绕道而行,不然晦气沾身,长不高,不吉利。”刘小冬如是说。
她刚才大喊大叫,家里人也都听到了,但破天荒地并没有责怪她说那些话。
现在她这么一说,家里人又自然而然的接受了,貌似有些不对劲啊。
不过刘小冬懒得计较了,都是一家人,没有二心才好呢,她也省事。
眼下去镇上读书她已经彻底不考虑了,甚至想到以后做什么事都不带镇上玩。
然后又考虑是不是要几个娃娃全部去县城读书。
可是一下子目标有点太大了。
她一时半会还没想好。
刘小夏见她脸色稍缓,凑过来小声道:“那个,冬妹,我年纪大了,就不读书了,就在家帮着种田,再顺带做着柿饼就可以了。”
刘小冬转过头难以置信地看着低着头依旧比她高很多的大哥。
然后刘小秋也凑上来,很是安慰地说:“冬,你别气,姐姐也不读书,你跟小妹和小弟去读。”
刘小冬哭笑不得,这两个半大孩子是在安慰她吗?这种自我了结的安慰方式实在是过于残忍了。
镇上读不了,就去县里读呗,实在不行花大钱请个夫子来家里教也不是不行。
而且她还有柿饼没卖呢,相信柿饼卖了后,她能赚更多钱,到时候夫子就请两个,一个白天教一个晚上教,羡慕死别人。
不过这些都是生气时的想法,不能作数。
她脸色一变,用非常肯定 的语气说道:“读,所有人都要读书,你种田,想跟爷爷一样种一辈子吗?你看看他种田多辛苦。”
刘小夏被说的脸色臊红,一边的爷爷眼神复杂的看着这个人小但主意特别正的小孙女。
刚才她咋呼着骂人的样子实在是不像他刘家的人,他跟老伴赵来英生活一辈子了,连跟人红脸的机会都没有。
这个孙女不像他家的,但又是他家的。
不过这样也好,不怕事,还有主意。
就是年龄太小,还不够沉稳,不过不怕,有他和老婆子在,两个人多花点心思,教一教,等到他们入土的时候,相信一定能把孙女教得沉稳又有主意的。
不过他并没有立马就开始说教,他要等晚上的时候跟老婆子商量一下。
这件事不欢而散,大家都默契地没再说读书的事。
但都没闲着,因为刘小冬已经讲起了芦苇滩的事。
既然决定开荒,那就趁着现在农闲搞起来。
早一天开动,明年春天种庄稼的时候就多锹地。
管他什么税不税,里正不里正的,刘小冬说的对,先搞起来,等准备得差不多了再说,不然永远搞不起来。
刘家人莫名又诡异地跟着刘小冬的步调走。很是神奇。
村子里的人这几天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老刘家的人不再摘柿子晒柿子了,而是全家大小一起出动去割芦苇挖芦苇。
老刘头拿着镰刀熟练地将芦苇贴根割掉,刘小夏和刘小秋将芦苇捆得整整齐齐地摆在一边。
刘树跟在后面挖地堆出一套田埂来。
最小的两个孙女一人拿着一个木锄头在地上这刨刨那刨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