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她眼里的光还不够亮,她想到了甘蔗,不知道这个产糖大作物大周有没有。
她问起杜贞念甜甘蔗的事,杜贞念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知。
几个人只得暂时作罢,过了几天,刘小冬又不死心,去问宋夫子,有没有关于南方甜甘蔗的记载。
宋夫子饱读诗书,各地风物志应该也读过不少,这甘蔗应当是听过的。
宋留竹有些疑惑地问她:“你是如何知道甜甘蔗一物的?”
刘小冬不知道怎么回他,只胡诌说当初在县城书铺买书的时候,听两个买书的在讨论南地有一种长得像竹子的甜杆子,可以直接嚼出糖水,做糖也是非常方便。
宋留竹还真听过这个甜甘蔗的事,不过却生长在大周最南端的湿瘴之地,他也没去过,更没见过此物。
“你问这物所做为何?”
刘小冬这回没隐瞒他,说道:“做糖,我们的点心用糖太多,成本太高,就想能不能寻些生糖的东西来种种,到时候做些糖出来,我们的点心成本能少一些。”
宋留竹两个眉头都快拧到一起了,瞧瞧这丫头在说啥?找点能生糖的东西做些糖出来做点心?减少点心成本?
这糖要是能这么容易做出来,那皇家还能让你这么轻易的做糖点心?大周的各世家大族不抬着银子拿着剑来拦着你来买这个?
这糖可是能传家的东西啊,就被这个丫头这么轻飘飘地说想做出来制点心。
宋留竹快要忍不住地笑了,他看着面前这个不到自己腰的小丫头,真是有气也不忍使。
不过,既然她要糖,又是宋家的义女,他这个义堂外祖,怎么着也要帮一把不是。
朔阳宋家每年都有种甜菜根,也可以做糖,只不过种的不多,做出来的糖也不多。
宋家子弟被贬到各地,其中就有两个去了江南和更远的浙南,这两地也考南地,或许能寻到甜甘蔗。
于是宋留竹便对这个便宜义孙女说,愿意为她从宋家讨些糖来,不过刘小冬一听立马就拒绝了。
说道:“我跟夫子说这些,并不是为了要糖,我是想着,要是能将这甜甘蔗大面积培育出来,不光是我,于百姓,于皇家也是大好事一桩啊。”
宋留竹没想到自己被这个小丫头给呛到了,嘴巴张了张,最终没再说什么。
刘小冬敏锐的眼光看向他,继续说道:“夫子不要觉得我是自己想吃糖,我说用糖做点心成本高,但这点心最终还是赚到钱的,只要外头有人买糖,又有人买我的点心,我就不会缺钱赚。久其根本,是大周的糖总体太少了,夫子明白吗?总体太少了,平分到每个人头上就压根没有了。”
宋留竹被她这么一说,脑子里像炸开了一样,总体太少了,平分到每个人头上就没有了!
这是什么逻辑,平分?以前他可从来不会这么分配,田庄里的粮食和其他产物,哪一样不是宋家几房先分大头,剩下的一点再分给佃农。
他二十多年的人生里都是这么过来的,哪里会想到要跟下人或佃农平分这些粮食?
他宋家不是善堂啊,就算是善堂,也不会把得来的粮食均分给每一个人!
这刘小冬怎么会想到要和天下所有人平分糖的呢?
她是疯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