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暗渠惊雷(1 / 2)

青江水面泛起鱼鳞状的波纹,陈凡的望远镜镜头里,对岸闪烁的车灯突然熄灭。他抓起防汛电台喊醒值班室:\"通知巡防队,三号滩涂区有异常车辆活动!\"转身时碰翻了桌上的流域图,泛黄的图纸背面露出半截铅笔字——\"1998.7.23 应急泄洪闸\"。

凌晨三点,三辆越野车碾过滩涂区的鹅卵石。陈凡跳下车时,巡防队员正用铁锹扒开新鲜的车辙印,底下露出水泥浇筑的方形井盖。\"这是七十年代修的引水渠检修口。\"水利站老站长打着手电筒照井壁青苔,\"但图纸上标注的应该是铸铁盖板。\"

周正阳蹲身用镊子夹起井沿的蓝色塑料片:\"和长明集团运输车上的防撞条材质相同。\"他的强光手电扫过井底,浑浊的水面漂浮着油花,像是被什么搅动过。

\"调抽水机!\"陈凡话音未落,远处传来闷雷声。气象台的暴雨预警在众人手机里此起彼伏,老站长拍着井口的水泥板:\"这结构撑不住强降水,得找当年的施工图!\"

镇档案室的门锁还挂着露水,陈凡在\"水利工程\"分类柜前蹲了半小时,终于抽出卷边泛蓝的《青江流域治理(1972-1980)》。泛黄的图纸在晨光中展开,老站长的烟灰抖落在某处:\"泄洪闸设计流量明明是每秒30立方米,实际验收记录写的50立方米!\"

暴雨倾盆而下时,陈凡正带着施工队抢修检修口。突然有人喊:\"井底有东西!\"抽干的水洼里,五六个印着外文标签的铁桶半埋在淤泥中。环保局的小吴刚要取样,陈凡拽住他的防护服:\"等等,这标签上的骷髅标志是放射性物质。\"

警戒线拉起来时,雨幕中冲进辆黑色轿车。临州环保局副局长甩着湿透的刘海:\"这里是临州辖区,请河湾镇的同志...\"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因为陈凡正用长柄钳夹起个锈蚀的铭牌,上面刻着\"临州市水利工程三处\"。

\"1983年改建工程是你们局前身负责的。\"陈凡将铭牌抛过去,\"现在请解释为什么泄洪闸验收数据造假?\"闪电划过的瞬间,副局长公文包里掉出张泛黄的合影——年轻时的他和白鹤鸣站在刚竣工的闸门前。

暴雨持续到第二天中午,陈凡在临时指挥部啃着冷包子看卫星云图。镇长突然撞进来:\"三号闸门水位暴涨,临州那边突然开闸放水!\"陈凡抓起雨衣往外跑时,对讲机里传来尖叫:\"闸基出现裂缝!\"

浑浊的江水像发怒的巨兽撞击闸体,陈凡蹚着齐膝深的水查看裂缝,发现混凝土里的钢筋竟是用铁丝捆扎的。\"这是豆腐渣工程!\"他的怒吼被雷声淹没,\"马上疏散下游三个村!\"

转移群众的卡车陷在泥泞中时,陈凡看见了举着手机直播的网红。他夺过扩音器喊:\"会游泳的跟我来!\"二十多个青壮年跟着他跳进洪流,用沙袋堵住闸门渗漏处。混着泥浆的水里,陈凡的脚突然踢到硬物——是半截刻着俄文的铅罐。

抢险结束已是深夜,陈凡在卫生院输液时,周正阳带来了检测报告:\"铅罐里装的是铀矿尾渣,和七十年代某保密工程的物料清单对得上。\"他指着x光片上的裂缝,\"闸体内部有直径两米的空洞,应该是当年偷工减料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