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开新闻发布会。\"陈凡拔掉针头,\"把那个铅罐摆在主席台上。\"
发布会现场挤满了长枪短炮,陈凡却迟迟没出现。他在后台拦住省地质局的老专家:\"您再看看这个岩芯样本。\"放大镜下的灰白色岩石里,隐约可见细小的金属颗粒。\"这是人为掺进去的铁矿渣!\"老专家拍案而起,\"当年验收的人瞎了吗?\"
当陈凡将岩芯样本和工程合同并列投影时,台下响起一片快门声。\"1978年实际使用的水泥标号比合同规定低两档,但验收报告却写着'优等品'。\"他切换幻灯片,泛黄的施工日志里夹着张汇款单复印件——收款人签名与白鹤鸣青年时期的笔迹完全吻合。
发布会进行到一半,突然有群众举着血衣冲进来:\"我爹就是当年修闸淹死的工人!\"陈凡示意保安放行,转身调出尘封的事故档案:\"1979年7月,工人张大山因违规操作坠亡...但这份工资表显示,他出事当天根本不在工地!\"
现场哗然中,周正阳带着个驼背老人现身:\"这是当年的施工队会计。\"老人哆嗦着掏出发霉的笔记本:\"白鹤鸣让我做假账,每个工人的保险费都克扣三成...\"
舆情在傍晚达到沸点,陈凡办公室的电话响个不停。省纪委来电确认细节时,他正用紫外线灯照验另一份合同——1998年泄洪闸\"维修工程\"的中标单位,竟是钱茂才刚成立的皮包公司。
\"明天省委巡视组到临州。\"市长在电话里意味深长,\"你准备份汇报材料。\"
暴雨再度来袭时,陈凡带着地质队重返泄洪闸。钻探机的轰鸣中,他突然发现闸体侧面有道人工开凿的凹槽。\"这是预留的虹吸装置接口!\"工程师惊呼,\"他们想制造'自然溃坝'的假象!\"
对讲机突然传来惊呼:\"陈书记!水下机器人拍到暗渠里有集装箱!\"监控画面里,锈蚀的箱体上\"长明集团\"的logo正在探照灯下泛着冷光。陈凡抓起卫星电话:\"申请武装特警支援,可能有危险品...\"
话音未落,暗渠方向传来闷响,水面腾起诡异的绿色泡沫。陈凡的防护面罩瞬间起雾,他依稀看见周正阳在给谁发消息,手机屏幕上的\"考察组已出发\"字样在化学荧光中格外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