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月节当天,作坊集体休沐。
休沐前一天,沈家给作坊的帮工,每人发两斤黄芽菜、一盒糕点,东西不多,但大家都很开心。
他们觉得,黄芽菜两文一斤,糕点更不是便宜货,拿到就是赚点。
所以没人嫌弃东西少,反而觉得沈家大气。
大家拿了东西,高高兴兴回家。
沈家这边,也忙着做桂花糕。
黄氏和林氏知道沈淮过完节便回县城,所以想多做点东西让他带去吃,尽管沈淮说不用,但两人还是做了很多。
她们不止做了桂花糕,还做了封糕。
封糕是大米磨碎制作而成,存留的时间比较久,里面还加了饴糖。
大房和二房给沈家送了两只鸡,四房送了只大鹅。
大鹅当晚就被沈七刀给顿了。
饭后,一家人坐在 院子里赏月。
第二天一早,沈淮跟沈金一起回了县城。
“沈淮哥,你们回来啦。”沈木见两人回来很开心,“沈金哥,我娘有给我捎东西吗?”
“有。”沈金拿出一盒糕点,“这是婶子让我拿给你的,她还说,让你好好干活,不用每个月都回家,省点盘缠。”
沈木立即嘀咕道,“别人是怕儿子不回家,我娘倒好,不让我多回家。”
“婶子在作坊上工,休沐时间不固定,你回去了她也未必得空。”沈金指着糕点,“这是五爷爷他们发的,在作坊上工的人都有。
你娘舍不得吃,就留给你了。”
沈木撇嘴道,“我娘老这样,什么都舍不得吃。”
“以前穷怕了呗。”沈金一边整理一边说,“你下次回去,可以买点肉,昨晚你娘只炒了两个鸡蛋,没买肉。”
沈木低低‘嗯’了一声,然后开始跟沈淮说这两天的情况。
“沈淮哥,过几日赵富家的老太太要办八十大寿,他们管家过来跟我们定了一百斤的黄金豆腐。”
“寿宴具体是哪天?”沈淮问。
“二十三日那天。”
“到时候你提前跟豆腐老板订三桶豆汁就行,省去磨豆子的功夫,我们三个很快就能搞定。”
聊得差不多了,沈淮回房休息。
翌日。
他提着糕点去林家找林致远。
结果被沈大姑告知,林致远在郡城林家,跟随堂伯学习。
“有人指点,表哥肯定进步很快。”
沈大姑听言,笑道,“你表哥就是这么想的,才急匆匆的去郡城,生怕去得晚了,堂伯又出去游山玩水去了。”
林家这位堂伯,考了两次会试没过,便寄情山水。
见识挺广泛的。
表哥跟着他能学到东西。
“这糕点味道不错,是从家里拿来的吧?”
“这桂花糕是奶奶做的,她知道我要上来,就做了很多,还有封糕,大姑都尝尝。”
沈大姑尝了桂花糕又尝了封糕,然后说道,“还是娘家的东西好吃,我每次都能吃好多。”
“那大姑多吃些,不够我那还有一些。”
聊了许久的家常,沈淮才离开林家。
接下来的日子,沈淮依旧早起晚睡。
刨除白天固定要干的活,其余时间都被他利用起来。
看书、练字、刷题、写诗,一样没落下。
最近谢知县很忙,沈淮去了县衙几次,都没见到人,他只好在书房看书看邸报,留下策论。
谢知县有空了,会看他的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