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的西凉大地,黄沙漫过烽火台,羌人部落的帐篷像散落的牛皮口袋。十六岁的董卓跨坐在马上,腰间两柄箭囊随着马颠簸作响,活脱脱一个从《古惑仔》片场穿越而来的狠角色。这哥们儿早年混社会,在羌中地区跟各部首领称兄道弟,今天请人吃烤全羊,明天杀耕牛摆宴席,把 “江湖义气” 玩得比羌笛还溜。有次几个豪帅来拜访,董卓眼皮都不眨,直接宰了自家耕牛待客 —— 要知道,在农耕社会杀耕牛等于自断生计,豪帅们感动得眼泪汪汪,回去凑了千头牛羊回赠,妥妥的 “西凉扛把子” 养成记。
汉桓帝末年,董卓凭借一身腱子肉入选羽林郎,相当于当上了皇家保镖。别的保镖配一把弓,他偏要双带两鞬,骑马时左右开弓,箭无虚发,看得皇帝直咂舌:“这哪儿是保镖,分明是移动兵器库!” 跟着中郎将张奂征并州时,董卓一战成名,朝廷赐他九千匹绢,他转手全分给手下弟兄:“咱西凉汉子,有福同享!” 士兵们感动得嗷嗷叫,从此认定这大哥能处 —— 深谙 “散财聚人” 的江湖法则,比读《孙子兵法》管用多了。
中平六年(189 年),洛阳城乱成一锅粥。大将军何进跟袁绍合计着杀宦官,却被太后驳回,急得直拍大腿:“找外援!” 于是一纸诏书召董卓进京 “吓唬” 太后。董卓接到信,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机会来了!” 带着三千西凉军日夜兼程,走到一半听说何进被宦官砍了头,少帝被劫到北芒山。他快马加鞭赶到,只见少帝浑身发抖,陈留王刘协却镇定自若 —— 这一眼,埋下了废立的伏笔。
进京后,董卓玩起了 “空手套白狼”:何进、何苗的部曲群龙无首,他一声令下 “跟着我有肉吃”,轻松收编;又盯上了并州刺史丁原的铁骑,派吕布去劝降,结果吕布转头砍了丁原,带着人马投靠 —— 原来 “人中吕布” 也吃江湖这套。短短三个月,董卓从外来打工仔变成京城兵权扛把子,连袁绍都得赔笑脸。
当时骑都尉鲍信看出不对劲,劝袁绍:“董卓刚到,人马疲劳,咱带五千精兵突袭,准能活捉他!” 袁绍摸着胡须犹豫:“董卓兵强马壮,万一失手怎么办?” 鲍信直翻白眼:“怂包,老子回老家招兵去!” 袁绍没敢动手,董卓却不客气了,先是废少帝立献帝,再杀何太后,自封相国,上朝不用通报姓名,还能佩剑穿鞋 —— 这待遇,比皇帝还滋润,活脱脱一个 “摄政王”。
董卓的字典里,“仁慈” 二字早被西凉的风沙吹跑了。初平元年(190 年),他派兵到阳城,正赶上百姓祭社,男女老少在社坛下载歌载舞。董卓军眼睛放光:“这不就是现成的‘剿匪成果’?” 于是男人全被砍头,妇女财物装车,人头挂在车辕上,谎称 “大破贼寇”。进城时火光冲天,人头堆成小山,妇女被分给士兵当奴婢,惨叫声响彻洛阳 —— 这哪儿是军队,分明是移动屠宰场。
更绝的是,他连皇宫都不放过,宫女公主成了他的玩物,尚书台成了刑场。太尉张温跟他有旧怨,他随便安个 “通袁术” 的罪名,当庭打死;太史令说 “将有大臣戮死”,他直接拿张温祭天 ——“正好应了天象,免得麻烦”。经济上更是瞎折腾,把秦始皇铸的铜人、汉武帝的钟虡全熔了,铸成没有花纹、薄如纸片的小钱,结果物价飞涨,谷一斛卖到数十万,百姓拿着钱买不到粮,只能互相啃树皮 ——“董卓钱” 成了乱世噩梦的代名词。
司徒王允看着董卓作妖,气得直拍桌子:“得想个办法收拾这老贼!” 他盯上了董卓的义子吕布 —— 这哥们儿好色如命,于是让貂蝉上演 “美人计”,在董卓和吕布之间玩起了三角恋。初平三年(192 年)四月,献帝大病初愈,董卓乘车入朝,车到北掖门,李肃带着十名亲兵假扮卫士冲出来。董卓惊觉不对,大喊:“奉先救我!” 吕布从车后跳出,却掏出诏书:“奉诏讨贼!” 一戟刺穿董卓喉咙 —— 原来吕布早被貂蝉迷得五迷三道,哪儿还管什么义父。
董卓死后,百姓冲进郿坞,发现里面囤了三十年的粮食,金帛堆积如山,还有他精心打造的 “万岁坞”——“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终老”。可惜他算错了,李傕、郭汜带着西凉军杀回长安,京城再次陷入血海。士兵把董卓的尸体扔在街头,肚脐插根灯芯,油脂流了一夜 —— 这盏 “天灯”,照亮了他荒诞的一生。
袁绍的出身,搁现在就是 “顶级官 N 代”:高祖父袁安当司徒,曾祖袁敞司空,祖父袁汤太尉,父亲袁逢司空,叔叔袁隗太傅 —— 四世五公,门生故吏遍天下。他本人长得帅,气质威严,还特会装低调:看见名士就作揖,遇到穷人就施舍,士人纷纷点赞:“袁本初,真君子也!” 曹操年轻时跟他混,没少蹭他的流量。
灵帝死后,袁绍劝何进杀宦官,何进犹豫:“太后不同意啊。” 袁绍急得跺脚:“先斩后奏,机不可失!” 何进不听,反被宦官杀了。袁绍怒了,带着虎贲军冲进皇宫,见宦官就杀,不管老少,甚至有人因为没胡子被误杀,只好脱了裤子证明身份 —— 这波操作,把 “清流领袖” 的人设撕了个粉碎,却让京城百姓见识了袁家的狠辣。
董卓废帝后,袁绍横刀长揖:“老子不跟你玩了!” 跑到冀州振臂一呼,十八路诸侯响应,当上了关东联军盟主。开会时,他坐在主位,看着曹操、孙坚等人,心里美得冒泡:“四世三公的牌面,就是不一样!” 可惜各怀鬼胎:孙坚拼命打董卓,他按兵不动;曹操劝他迎天子,他嫌汉献帝是董卓立的,掉价 —— 硬生生把一手好牌打成稀烂。
最绝的是冀州牧韩馥,胆小如鼠,袁绍派高干、荀谌一吓唬:“公孙瓒南下,曹操东进,您挡得住吗?不如把冀州让给袁公,保您平安。” 韩馥居然同意了!手下耿武哭劝:“咱冀州带甲百万,粮食够吃十年,袁绍就是个穷光蛋,靠咱们养活,为啥要让?” 韩馥叹气:“我本是袁氏故吏,能力不如本初,让贤是美德。” 于是袁绍白捡了冀州,开启 “河北霸主” 之路 —— 这波空手套白狼,比董卓还狠。
建安五年(200 年),袁绍带着十万大军南下,沮授劝他:“咱兵多粮足,拖死曹操就行,别着急决战。” 他拍桌子:“拖什么拖,老子要速战速决!” 结果颜良、文丑被杀,他不屑:“不过两员小将,再派张合、高览上!” 许攸献计偷袭许都,他翻白眼:“吾正欲取曹操老巢,何须偷袭?” 许攸一气之下投靠曹操,把乌巢粮仓的位置卖了 —— 曹操火烧乌巢时,袁绍还在跟郭图争论要不要救张合,结果张合投降,大军崩溃。
败退时,谋士劝他:“田丰在狱中盼着您胜利呢。” 袁绍却咬牙:“当初他反对出兵,现在肯定笑话我,杀了他!” 田丰听说后,对着狱卒苦笑:“主公输不起,我必死。” 果然,袁绍一回来就杀了田丰 —— 典型的 “输了比赛,甩锅队友”,这样的老板,谁愿跟着干?
袁绍偏爱小儿子袁尚,理由很简单:“这孩子长得帅,像我。” 长子袁谭气得直拍桌子:“凭啥?我是长子!” 审配、逢纪为了巴结,力挺袁尚,辛评、郭图不服,袁氏集团分裂。曹操攻邺时,袁尚忙着跟袁谭抢平原郡,审配在邺城死守,他却带援兵逛了一圈就走 ——“怕哥哥抢了功劳”。结果邺城被淹,审配被杀前大喊:“吾主在北,吾心向南!” 曹操都忍不住叹息:“河北义士,多于江南。”
袁谭、袁尚先后败亡,曹操站在袁绍墓前感慨:“本初啊,你空有四世三公的底子,却刚愎自用,废长立幼,连刘表都不如!” 确实,袁绍的失败,败在 “贵族病”:好面子,瞎猜忌,放着田丰、沮授的良策不用,偏信审配、逢纪的马屁 —— 职场中遇到这样的老板,趁早跳槽才是正途。
袁术是袁绍的堂弟,出身同样显赫,却比袁绍更能 “作”。董卓进京时,他怕被杀,撒腿跑到南阳,正好孙坚杀了南阳太守张咨,他顺势接手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南阳户口数百万,他却横征暴敛,百姓交完租税,连种子都不剩,只能吃土。有人劝他收敛,他瞪眼:“老子袁家的地盘,想怎么收就怎么收!”
跟袁绍不和,跟刘表有仇,他偏要远交公孙瓒,近攻刘表,结果被曹操、袁绍合击,大败而归。跑到九江,杀了扬州刺史陈温,自封州牧 ——“我的地盘我做主”。李傕想拉拢他,封他左将军,他却抢了使者的符节,扣留不放 ——“老子要的是实权,谁要虚职?”
兴平二年(195 年),天子败于曹阳,袁术看着地图上的 “豫州、扬州”,突然脑子发热:“汉室衰微,我袁家四世三公,百姓归心,该我当皇帝了!” 主簿阎象泼冷水:“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还侍奉商朝,您比得了吗?” 他拍案而起:“周王室能跟我比?我袁家的门生故吏比周朝诸侯还多!” 于是用河内张炯的符命,自称 “仲家皇帝”,设公卿,祭南北郊,连后宫嫔妃都封了 “贵妃”“淑媛”。